隨著中國力推經濟轉型,高能耗行業成為重點整飭對象。不過,這也催生了節能設備行業的發展良機。主營能量回收設備的陜鼓集團已經看到了商機,并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一起推動該行業發展。
日前,受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下稱“中通協”)委托,由陜鼓動力大股東陜鼓集團牽頭組建的中通協能量回收設備分會正式成立。“作為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我國能源用得多,但并不省。”在成立大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所能效中心主任楊宏偉博士指出,工業能源中的60%以余熱形式被浪費掉,節能減排已被定為國策,要在“十二五”超越“十一五”,依靠技術是關鍵。
中通協執行會長張雨豹認為,分會應抓住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機遇,引領行業進步。他特別提到2012年10月陜鼓動力首套國產化6萬空分的試車成功,認為陜鼓集團是現代制造服務業集中的地方。
中通協副會長、陜鼓集團董事長印建安表示,當前政府正在推動轉換經濟增長方式,在能耗指標上作出具體要求,流程工業企業因此受到成本和環保的雙重壓力。
“問題就是資源”。這是印建安秉承的一貫理念。浙江大學章本照教授也認為,能量回收設備企業大有可為。“不要小看節能,鋼鐵行業哪怕節能1%,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章教授為大家算了一筆賬:如果鋼鐵行業提高1%的用能效率,就可節省630萬噸標煤,相當于節電155億度,直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萬噸。
過去鋼鐵行業的高爐熱能的20%都排放掉,現在普遍采用TRT(工業流程能量回收發電設備)回收。據章教授透露的數據,目前國內在運行TRT有860套。擁有全球最多TRT臺份占有率的陜鼓,面對著日益崛起的服務市場,感到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盡管陜鼓集團在業內以技術創新聞名,但談到解決流程工業遇到的問題時,印建安認為商業模式也很重要,比如喝牛奶的人不養牛了,需要企業轉換思維,提供結果而非過程,這背后需要資源整合,解決市場需求,因此成立大會除了邀請裝備制造企業外,還邀請了流程工業客戶、設計研究單位、金融機構等,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撰寫:石麗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