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節能減排”政策推廣的不斷深入,政府采購也逐漸傾向節能產品。9月初,國務院批準增加45億元預算,擴容節能家電產品的補貼范圍。擴容范圍將壓縮機、風機等空調部件囊括在內,首次實現非終端產品補貼,空調制冷行業的上游部件生產商也將獲益。
由此可見,新增的45億補貼預算必將為企業注入強大的節能技術研發動力,有望拉動空調制冷行業走出當前的困境。
有專家指出,財政補貼對推廣節能空調具有最直接的推廣作用,但當消費需求到達一定程度,政策邊際效應遞減,企業研發創新節能技術的積極性便會降低。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政府采購建立節能長效機制將提上日程,政府可以通過設定一個行業的高能效數值、對率先達到的企業進行獎勵的辦法,實現了空調技術由交流變頻、直流變頻到全直流變頻的技術跨越。
在新一輪的節能補貼中,工信部公示了節能空調23款“能效之星”產品。有專家表示,這些產品能從5751款“節能惠民”產品中脫穎而出,將成為節能空調的標桿,在今后兩年內有望在政府采購、企業大宗采購和普通消費中享受補貼。這種行為可以視作我國官方探索節能長效機制的雛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