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主辦的“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宣貫暨經驗交流會”(以下簡稱“宣貫會”)2012年11月10日在廣州召開。國家發改委資環司司長何炳光、財政部經建司能源處調研員查艾軍、國稅總局所得稅司企業所得稅一處副處長宋哲出席會議,各地節能主管部門、財稅部門相關負責人,節能服務公司和部分重點用能企業、金融機構、研究機構、第三方認證機構的代表約400余人參加會議。

宣貫會由發改委資環司副司長謝極主持,何炳光司長和查艾軍、宋哲兩位處長分別就國家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做了詳細的介紹和解讀。經驗交流環節主要邀請了來自北京、山東的地方節能主管部門代表進行了發言,來自節能服務公司、用能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代表分別介紹了各自在實施和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做法和體會。
何炳光司長在會上發言說:“產業政策體系逐步完善,產業規模正在迅速壯大,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明顯改善,從原來的不為大家所知和接受,到現在的社會各界認識不斷增強,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產業,越來越多的用能企業積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實施節能改造,服務模式也不斷創新并實現了突破,金融機構針對合同能源管理特點設計新型金融產品,開發多種融資方案,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何炳光司長在發言時指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管理,大力發展節能服務產業是利用市場化機制,推進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迫切需要。
“目前,支持合同能源管理財稅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查艾軍調研員在發言時指出,財政部對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高度重視,并把其看作是促進節能減排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措施。按照國務院有關精神,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在資金投入、稅收優惠、財會處理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據悉,從2010年開始,發改委、財政部聯合開展節能服務公司備案工作,并對其實施的符合條件的合同能源項目給予財政獎勵。各地也積極相應出臺了獎勵的標準,從國家規定的每節約一噸標準煤不低于300元到1000元不等。截止到2011年底,全國已有幾百個項目得到了國家的合同能源管理專項獎勵資金。
與此同時,對政府機構事業單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支付的費用以及形成的資產,明確具體的核算辦法和會計處理規定,統一了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形成可資產轉移的會計處理辦法,為用能單位及節能服務公司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打通了道路,建立了基礎。
來自稅務總局的宋哲副處長結合2010年年底出臺的《關于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增值稅、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0】110號文件),就流轉稅、所得稅等具體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解讀,
在流轉稅方面,對符合條件的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取得的營業稅應稅收入,暫免征收營業稅,節能服務公司實施的符合條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將項目中的增值稅應稅貨物轉讓給用能企業,暫免征收增值稅。
在所得稅方面,對符合條件的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符合企業所得稅稅法有關規定的,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另外,簽訂節能效益分享型合同的用能企業,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過程中所涉及的資產稅務處理問題,權屬轉移過程中的收入確認等問題,稅收政策都做出了具體的對產業發展有扶持作用的合理規定。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近年來,無論是從國家出臺的節能減排政策、財政獎勵政策還是稅收優惠政策,都對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形成了良好的政策氛圍,這對于推動產業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形成井噴式發展的重要原因和持續發展的保障。
“十二五”期間,政府再次提出把單位GDP能耗降低16%的約束性指標,需要實現節能量6.7億噸標準煤,任務非常艱巨。同時,這也為節能服務產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盡管節能服務產業發展迅猛,且前景令人鼓舞,同時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何炳光司長在講話中總結道:一、部分地方合同能源管理政策落實不到位;二、部分用能單位缺乏開展節能改造的壓力和動力,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積極性不高;三、項目管理不規范,部分用能單位能耗計量,統計工作不完善,造成項目節能量難以準確測量;四、部分節能服務公司規模小,人才短缺,技術力量薄弱,缺乏合同能源管理經驗,融資能力不強等。
查艾軍調研員則認為,政策在各地執行的進度不統一,有些地方偏慢,影響了資金支持的力度;各地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的理解還存在一些誤區;政策執行不嚴,監管尚有待進一步加強。“今年申報財政獎勵的項目有近700個,最終我們審定了470多個,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了上述問題。”查艾軍說。
談到阻礙產業發展的一些問題,何炳光司長語重心長地對與會者說:“這些問題和障礙必須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認真加以研究解決。”他認為要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社會認知是基礎,要加大宣傳,政策引導是關鍵,僅靠市場難以有效發展,技術資金是根本,強化監督是保障,要確保節能服務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必須要完善監督機制,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行業自律,規范產業發展。
何炳光司長指出:十二五節能減排任務艱巨,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各地區有關部門和廣大節能服務公司要真正將國家一些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在工作上要努力實現三個轉變:
一、首先在政策取向上要實現轉變,由重點支持項目向培育節能服務市場轉變。進一步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營造有利于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增強需求拉動能力,調動用能單位的積極性,增加節能服務市場需求。
二、在服務領域上實現以工業為主,向工業、建筑,交通等多領域轉變,不斷擴大節能服務范圍,積極提升非工業領域節能服務市場份額。
三、在發展定位上要實現由市場化機制,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變。通過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壯大產業規模,延長節能服務產業鏈,有效帶動節能服務相關產業發展,做大做強節能服務產業。
查艾軍表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是“十二五”時期節能減排的重要內容,也是財政部門重點要抓的工作之一,下一步財政部門將加大工作力度,創新機制,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強化項目和資金管理,最大程度推進合同能源管理工作,進一步助力節能服務產業發展。
宋哲結合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工作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下一步工作一是研究出臺具體實施辦法,為征納雙方提供更加明細的指引,切實將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落到實處;二是除財稅【2010】110號文件規定的所得稅優惠外,積極研究探索現行所得稅中其他優惠政策的適用及具體管理操作問題;三是積極會同相關政府部門完善節能服務企業鑒證制度,規范外部涉稅項目的前置審批。以便共同做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所得稅政策扶持工作。
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宣貫暨經驗交流會借助2012中國國際綠色創新技術產品展,由國家商務部組織了來自商業流通領域的商業近百家企業開展與節能服務公司對接交流。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王旭斌在下午的大會上介紹了商務部開展的“百城千店”節能活動,并邀請了來自一線的商業企業介紹各自的節能需求和節能實踐,與節能服務公司的代表結合合同能源管理在商業流通領域成功的應用經驗進行了交流,并有針對性的進行了對接洽談。
除主會場外,11月10日下午,在宋哲副處長的主持下,一場由各省市自治區稅務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的針對合同能源管理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的會議也在廣州舉行,參會者就【2010】110號文件的細化,在地方落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并就公布實施細則的條款進行了討論。各種跡象顯示稅務優惠政策在各地的落實會進一步得到推進。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