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糾結的惠民工程
“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折騰死人了。”一位江蘇的太陽能熱利用企業負責人說,“第一次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從發文到遞交材料僅僅3天時間,6月1號是周五,下午五六點鐘發布,6月4號就要遞交申報材料。其間的兩天是星期六、星期天,政府部門一般不上班。企業既要抓緊時間準備材料,又要跑政府部門蓋章開具推薦函,時間太倉促。”
“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來得太突然了。整個申報過程倉促凌亂,對于審核標準、備案資料的要求也是模糊不清,導致不少企業只能疲于應付。”
“根據高效節能太陽能熱水器惠民工程推廣實施細則,推廣期限暫定為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根據水箱容積和能效標準的不同,補貼幅度為100元~500元不等。對已享受‘家電下鄉’等其他財政補助政策的產品,不再給予補貼。惠民工程補貼太少,經銷商積極性并不是很高。企業即使中標估計也難以達到5萬臺的門檻,還要墊付補貼資金……”
“第一次遞交材料時間比較緊,多次更改時間基本沒有相應的正式通知。那幾天幾乎沒有睡覺……”
“第二次申報沒有時間限制,隨時可以申報。不少企業表示不急,沒有時間限制可以充分準備材料。出人意料的是沒有正式文件提前通知,就開始了第二批入圍評審工作。一些企業又錯過了時機。”
不少企業對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太陽能熱水器再次納入到國家補貼政策范圍,這是目前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發展增速減緩的一針強心劑。憂的是時間太倉促,準備不足。這次每臺太陽能熱水器的補貼太少,還沒有家電下鄉力度大。因此,經銷商動力不足。況且,5萬臺銷量的門檻比較高,企業前期還要墊付補貼資金。如按平均每臺補貼200元來算的話,入圍企業一年內5萬臺銷量將墊付補貼近千萬元,這是大多數企業難以承受的。
第一批入圍節能產品惠民工程20家企業名單并沒有正式公開,而是直接短信通知,或郵箱發送文件的形式進行通知。而其他企業和媒體是看到了惠民工程培訓會才得知入圍名單。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申報工作最好有正式公開通知,明確流程和時間節點。
對此,媒體和企業發出了不同的聲音。有關人士表示,除了少數幾家企業,第一批入圍的20家企業基本上是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中規模較大、具有較強品牌影響力的主流企業。可見,此次節能產品惠民工程要求將更加嚴格。
惠民工程能名利雙收
“節能環保的太陽能熱水器產品,首次被納入到節能產品惠民政策中,就占據了很大的份額。”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秘書長霍志臣表示,國家265億元的節能家電補貼政策中,太陽能熱水器占15%以上,近40億元的補貼金額,約可補貼1000萬臺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在市場低迷時期,給行業發展注入了不小的動力。
太陽能熱水器納入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是繼家電下鄉之后,國家再次大范圍支持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對行業知名度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可以看出國家對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重視程度。
入圍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對于增強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影響力有好處,能夠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對于企業而言,不一定具有太多實質性的意義。有企業表示,最后結果可能是入圍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提升了知名度,但無利可圖,甚至可能賠錢。惠民工程補貼有不少條件限制,拿到手估計很困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