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初裁中國向其出口的應用級風電塔價格過低,傾銷幅度為20.85%至72.69%。而在今年5月30日,美國商務部初裁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應用級風電塔得到政府補貼,補貼幅度為13.74%至26.00%。
“這對風電塔廠商影響特別大。現在中國幾家主要的風電塔廠商基本都不接美國的訂單了,美國市場基本關閉。”北京京城新能源有限公司風機營銷處處長孫洪剛對本報記者表示,“風電塔是一個很特別的東西,風電塔廠商都是根據訂單指定的圖紙生產,即使同樣是2兆瓦的風電塔,不同風電場在高度、結構、樣式上的要求也可能完全不同。在發生貿易糾紛時,一旦生產出來的風電塔對方不要了,那就成了一堆廢鐵,所以風電塔產品受‘雙反’的影響特別嚴重。”
美國風電塔市場關閉
這一年,國內風電行業并不景氣。
“國內幾大風電巨頭都不好過,三一電氣不少員工被調動崗位,只能拿600元一個月的工資,被逼自動辭職;華銳風電毀約辭退了一大批應屆畢業生,前幾年招收的員工也受到影響;明陽風電2009年招收的畢業生今年到了續約時間,然而因為待遇方面的問題,續約并不順利。”一家風電企業高管向記者表示,“你問我現在哪家風電企業盈利狀況良好,我一時真找不到。”
當此之時,美國宣布對中國輸美應用級風電塔進行“雙反”,高昂的關稅對這些風電企業來說,可謂雪上加霜。
去年12月末,美國風電塔聯盟向美國商務部及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對進口自中國及越南的應用級風電塔產品發起“雙反”調查。金風科技、華銳風電等10多家中國風電企業集聚北京,商討應對之策,聘請專門的辯護律師游說,力爭美方不立案。
然而,他們的努力并未改變美方的立場。美國商務部分別于今年5月30日與7月27日裁定中國出口的應用級風電塔存在政府補貼與低價傾銷,并作出最高98.69%的高額稅率懲罰。
“中國的風電塔根本不存在什么傾銷、補貼。”孫洪剛說,“風電塔技術含量不高,我們的風電塔都是按照美方的圖紙加工,本身就是靠低價拿合同,實際上是跟‘來料加工’差不多的‘來圖加工’。而我們的風電塔價格比美國產品低20%左右,這主要是兩國人力成本的差距,根本談不上補貼、傾銷。”
必須注意的是,風電塔是按圖生產,同樣規格的風機,不同風電場所要求的塔筒有可能完全不一樣,一旦買家毀約,生產出來的風電塔就會成為一堆廢鐵,因此風電塔出口必須保證穩定的貿易關系。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美國風電塔“雙反”消息出來后,國內風電塔廠商已經不再接美方的訂單,美國風電塔市場已經基本對中國廠商關閉。
“更為嚴重的是,我們擔心美方今后會對我國其他風電產品照此限制,一旦‘雙反’風波漫延至整機及葉片、齒輪箱等其他風電領域,將使中國風電產品的競爭力進一步減弱。”孫洪剛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