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連續通過《“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和《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其中,《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減少10%。《“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4.5萬億元。
業界專家認為,在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的倒逼下,可以預期未來節能環保產業將有一波大的發展。
倒逼調整產業結構
據統計,“十一五”時期,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19.1%,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下降14.29%和12.45%。
《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減少10%。其中,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為“十二五”新增指標。
然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1年單位GDP能耗實際下降2.01%,低于國家發改委此前設立的3.5%的目標。總體而言,2011年節能減排的6個約束性指標只有3項完成,使“十二五”節能減排任務更加艱巨。
2012年,國家確定在2011年的基礎上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減少2%,氨氮排放量減少1.5%,氮氧化物排放量零增長。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曾表示,2012上半年減排形勢不容樂觀,污染反彈。
業內專家認為,造成當前節能減排壓力巨大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還沒有到位,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不夠深入。
據了解,當前全國水泥行業年排放氮氧化物約200萬噸,占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的10%左右,居火力發電和汽車尾氣排放之后的第三位,煤炭、鋼鐵行業也是排放大戶,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魏金華對記者表示:“國家提出的減排指標比較高,但堅持建設標準化、管理標準化、監管標準化,逐步實現排放達標,同時加速調整產業結構,這一目標也是可以實現的。近一段時間以來,由于利好政策不斷,大家的投資熱情不斷上漲,節能環保產業不斷升溫。”
節能環保行業分析師宋亮表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已經“關停并轉”了不少小鋼鐵、小水泥等落后產能,這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影響將會逐漸顯現出來。同時,隨著提高與調整產業結構的深入,以及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求穩而引起的傳統產業產能降低,相關污染物的排放將會有一定的自然下降,節能減排的形勢未來將會有所好轉。
值得關注的是,為適應“十二五”環境管理需求,環境保護部已將在“十一五”污染減排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列為2012年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重點項目;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編制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以及《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已在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上通過,擬于近期發布實施,其中共批復18項重點示范內容及15個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環境保護部已經審議通過了《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8項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目前正在按程序會簽國家質檢總局,將于近期發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