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李中鎮生活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近日竣工,并開始安裝機械設備。
這座農村污水處理廠占地10畝,總投資780萬元,建成后污水管網將覆蓋李中鎮的草王村、蘇宋村,以及水上森林景區等地,排放的尾水將達到《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A標準。
建設模式有哪些?
據了解,興化市缸顧鄉、西郊鎮、陳堡鎮、安豐鎮、大垛鎮、臨城鎮、垛田鎮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也拉開了帷幕。此前,興化經濟開發區和戴南鎮已經啟動了日處理生活污水能力逾萬噸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
“包括李中鎮、開發區、戴南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在內,目前全市共10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廠在建,累計投資2.5億元,受益人口達30萬。”興化市環保局局長陳茂旺說。
據介紹,興化市的10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廠規模因地制宜,除李中鎮污水處理廠規模設計日處理污水500噸外,其余都在1000噸~10000噸之間。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模式也不盡相同:有的與工業集中區生活污水處理相結合,如開發區、戴南鎮、安豐鎮、陳堡鎮;有的與旅游景區相結合,如李中鎮、缸顧鄉;有的在閑置水廠設施的基礎上建設生活污水處理廠,節省基建成本。
興化市副市長沙順喜說,2012年啟動的10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只是第一輪,建成運行后還將啟動新一輪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
建設資金咋籌措?
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興化市怎樣籌措資金去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廠?
為解決資金難題,興化市委、市政府對10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統一部署。同時,采取激勵政策,適時出臺了《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以獎代補”的實施辦法》。
《辦法》規定,從2012年開始,興化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支持各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專項資金的補助標準為:污水處理廠實際日處理能力1000噸以下的補助20萬元,實際日處理能力1000噸(含)~2000噸的補助50萬元,實際日處理能力2000噸(含)~5000噸的補助80萬元,實際日處理能力5000噸以上的補助100萬元;分期工程分期補助;污水收集管網統一按照工程造價的10%補助。
激勵政策實施后,有力地刺激了社會各類資本投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的積極性。10個鄉鎮很快籌措到2.5億元,用于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
運營經費誰來管?
建成后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廠運營是關鍵。據介紹,處理一噸生活污水的直接運營費為0.4元。10座生活污水處理廠中,一年最少的需要7.3萬元,多的需要146萬元,還不包括維護費和人員工資。如何破解運營費用這個難題?
興化市推出了“三個一點”籌資政策,即通過鄉鎮負擔一點、市財政補助一點、受益方征收一點的渠道來解決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的運營費用。而戴南、大垛等經濟強鎮,則可采取市場化運作、第三方運營、向排污單位征收等方式解決生活污水處理廠運營費用問題。
興化市發改委、住建局、環保局等部門主動服務,積極向江蘇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申報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相關建設資金。同時,整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資金,用于集鎮周邊村莊污水配套收集管網建設,緩解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資金壓力。
興化市還引進民營資本和專業的環保公司,采取BT模式,由專業公司負責全額墊資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建成后負責運營維護1~3年。有關鄉鎮在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后,分年度向承建單位支付建設資金,資金支付完畢后,承建方向有關鄉鎮整體移交污水處理廠。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