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來,我國多地灰霾天氣造成了嚴重的大氣污染,原本十分陌生的詞匯PM2.5迅速成為社會熱詞。2012年全國“兩會”上,PM2.5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社會對PM2.5的關注折射出當前我國環境污染的嚴峻。《從怎么看到怎么辦——理論熱點面對面·2012》從PM2.5引起熱議說起,詳細分析了我國的環境污染情況和解決辦法。
“據統計,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每增加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廢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一些單位產品污染物排放量要高出10倍以上……”環境問題涉及諸多方面,但究其實質而言,是經濟結構、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發展道路的問題。因此,從源頭上防治污染,就要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切實改變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的增長模式。
同時,對環境違法處罰力度不夠、違法成本低也在客觀上造成了“企業無賴、環保無奈”的現象。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法》已經頒布實施了20多年,一些內容已不能適應新形勢需要。當前,《環境保護法》正在進行修改,將力爭構建覆蓋環保工作各個方面,門類齊全、功能完備、措施有力的環境法規標準體系,從根本上解決“無法可依”問題。
今年,25萬畝平原造林成為北京環境保護舉措的最大亮點。工程以實施景觀生態林、重點綠色通道工程為主,分布在以大興、通州、順義、昌平、房山5個區為重點的14個區縣,按照“兩環、三帶、九楔、多廊”的空間布局實施,永定河畔、城市中央、郊野深處……成片的樹木給大家帶來了綠色好心情。同時,為了降低汽車尾氣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北京國V排放標準即將實行。北京市環保局局長陳添介紹,具體工作將分兩步實施,第一步是進行車用油品升級;第二步是國V尾氣排放標準的升級。兩步都完成后,北京將全面進入機動車國V標準。(記者 蘭潔)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