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廈門普為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盧福星報出的數據,與現下廈門外貿出口訂單危機的大形勢形成鮮明對比。忙著四處跑展會的盧福星欣喜之余也多了思考,“外面的大環境不景氣,對于LED產業來說也許更是機會。”盧福星的話正與廈門LED企業逆勢增長的訂單呼應,然而,在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黃建忠看來,這不僅是LED產業的機會,也是眾多傳統外貿企業多面轉型的機會。
“經濟不景氣,環保節能的需求就更為旺盛,這也是國外不少政府引導的。”黃建忠一語道出LED企業增長的原因。盧福星則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以來,每個月的訂單量都在增長,多數訂單都是來自日本和歐洲,更有不少原來韓國、臺灣的訂單轉移到自己公司來做。“日本核電站停了,缺電15%,節能的LED燈需求就增多。”長期做出口日本生意的盧福星說道,因為LED燈能節能50%,加上國內LED燈生產成本更低,而廈門是LED集中區域,技術水平也相對較高,所以更多國外的訂單傾向內地,特別是廈門。“但話說回來,考驗的也是企業的技術和產品的實力。”盧福星說道,自己也不敢放松。
“其實道理是一樣的。”黃建忠說道,LED企業能在這個環境下增長,除了國外需求大之外,主要還是企業在技術上過關,否則一些訂單也不見得會轉移到廈門,可能是其他地方。
黃建忠所說的增長,廈門嘉晟外貿就是例子,早早謀求轉型的嘉晟外貿得以在這輪訂單危機中生存。“外貿訂單危機,這是普遍存在的。”黃建忠說道,除了轉內銷之外,傳統外貿自身也需要更多改變。黃建忠建議,在降低風險的考慮下,傳統外貿應該轉型代理制,保證一些訂單,先謀得生存。與此同時,不再簡單地做外貿的某個環節,應該考慮供應鏈和上下游各個環節的整合,以此來提升效率,還可以融入電子商務等多樣化的平臺。
對于廈門外貿,黃建忠表示,廈門在口岸、金融和政策上都有優勢,而服務則更是廈門的優勢,外貿企業應該從單做產品和經營轉型做服務。“外貿本身就是服務行業,而廈門適合服務行業,應該把服務做專做細。”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