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總工程師陳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力爭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并大力推進新型墻體材料建筑應用比例達到75%以上。據介紹,財政部和住建部將通過政府財政補貼等方式提速綠色建筑發展,力爭到2020年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過30%。
伴隨著政府對浐河灞河的改造,西安水上之城的形象呼之欲出。濱河居住、水岸生活在西安成為現實,生態人文水上之城在西安城東崛起,水岸生活的美景在城東呈現。目前,浐灞區已經成為置業熱點,低碳生活是置業者的新追求。此次住建部對綠色建筑的重點解讀,讓置業者對居住環境的關注再次上升到生態和綠色生活高度。
綠色建筑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陳重表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城鎮節能建筑僅占已有建筑總面積的23%,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水平還有提高的空間。”為此,“十二五”期間,住建部將實施北方已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4億平方米,其中地級及以上城市達到節能50%強制性標準的已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夏熱冬冷地區已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要試點5000萬平方米。
普華.淺水灣的相關負責人說到:“在我們看來,‘綠色建筑’最大的特點是節能、環保,通過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更合理的空間設計、完善的功能布局,打造更符合人體工程學、更宜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建筑。”
隨后,記者走訪浐灞多家以生態綠色為宣傳主題的樓盤,項目負責人均表示,綠色建筑的推行,對于提高西安整體城市形象和推進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對于房地產市場而言,推行綠色建筑,是市場進一步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提升城市居住水平的必然階段,對開發商資金、技術、施工工藝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會進一步加劇優勝劣汰,促進整個市場水平的提升。
以環保材料確保綠色品質
說到綠色建筑,多數人首先會想到綠色生態環境。但是,作為住宅產品,原材料的節能環保也是綠色建筑十分重要的環節。“我們將通過進行一系列的體制機制創新,建立一系列的政策和技術標準等,來實現這一目標。”陳重表示。“十二五”期間,要大力發展安全耐久、節能環保、施工便利的新型建材。具體包括,加快發展集保溫、防火、降噪、裝飾等功能于一體的與建筑同壽命的建筑保溫體系和材料。
比鄰桃花潭公園的納帕溪谷·金源,以精裝修的別墅產品為主。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精裝修產品在品質、居住體驗等方面要求更加嚴格。在建項目將為置業者提供空間布局更合理、室內外環境更加舒適的產品。”普華.淺水灣相關負責人表示,住建部這種通過行政手段推行綠色建筑的做法,將對提速綠色建筑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然而目前市場上對綠色建筑的評估體系尚不完善,消費者對綠色建筑的認識層次不同,這一做法的積極作用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