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6月10日,江蘇揚州市出現霧霾天氣,空氣中彌漫著煙霧,導致空氣質量明顯下降,焚燒秸稈現象給古城揚州的市區造成了環境污染,濃煙致使交通受阻,煙霧異味刺鼻,嚴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中新社發孟德龍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11日至12日,武漢市遭遇灰霾天氣。不少市民戲稱,“整個武漢被煙霧籠罩,好像全城都在生爐子”。當地環保部門的監測結果顯示,11日當天是武漢市近10年來空氣污染最為嚴重的一天。
記者12日在武漢中南醫院呼吸內科門診采訪時了解到,受灰霾天氣影響,11日上午至12日,該院接診的呼吸道疾病患者較往常增加了一成,多是灰霾天氣引發老慢支、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有部分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招”。
幾天前,類似情況在江蘇、安徽、南京等地也曾出現。各地環保部門無一例外解釋,惡劣的天氣與大范圍焚燒秸稈有關。
灰霾源于燃燒秸稈
12日,國家環保部發布6月11日全國秸稈焚燒分布遙感監測結果顯示:發現有安徽、河北、河南、江蘇、遼寧、內蒙古、山東、山西、天津等省(市)的秸稈焚燒火點503個(不包括云覆蓋下的火點信息)。
氣象專家解釋,11日,武漢大氣狀態穩定,風速較小,濕度大,因此出現逆溫現象,不利于近地面的煙霧擴散。高空輸送的有害顆粒物在武漢地區極易下沉,加上當地地面濕度大,水汽充分,所以鄰省的煙霧奔襲到武漢后,下沉到地面形成了黃色霧霾。
每年夏秋時節,焚燒秸稈就成為污染中國各地空氣質量的最大威脅。資料顯示,秸稈焚燒時,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三項污染指數將達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濃度比平時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比平時高出3倍。
焚燒秸稈會在短時間內造成空氣急劇污染,而且很容易和空氣中的水分結合形成霧霾,隨風飄逸,形成污染帶,不但污染程度強、范圍廣,而且嚴重影響民眾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