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務院安排22億元財政資金推廣節能燈以及LED燈,到廣東省出臺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實施方案……進入5月份以來,密集的行業利好無疑給困境中的LED照明產業注入一劑強心針。業內人士表示,一系列政策利好意味著國內LED照明產業應用領域的發令槍已經扣響,原本主攻國內應用市場的成都LED企業有望先于沿海LED企業度過行業寒冬。
出口訂單普降三成 成都產業困局有待解決
與光伏產業發展路徑相類似,隨著歐債危機不斷蔓延、美國經濟復蘇之路坎坷,從去年下半年起,大量國內LED照明企業訂單出現下滑。在5月剛剛閉幕的第111屆廣交會上傳出信號,今年以來國內LED企業來自歐美的訂單普遍降幅達到三成。在此背景下,成都LED產業也陷入困境。
“由于身處內陸地區,成都LED企業主攻內需市場,使得這輪外需下滑對成都本土企業沖擊相對有限。不過,相較于產業集聚程度高、產業成熟的東部沿海地區相比,成都本地的LED產業由于總體體量較小,抗風險能力有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早在2009年底,新力光源、四川虹視等半導體照明龍頭企業便抱團成立成都半導體照明產業聯盟,“不過,隨著其中部分中小型LED企業倒掉,目前僅剩少數龍頭企業苦苦支撐”。
對于成都LED產業出路,該人士稱,搶占內需市場將是突圍的關鍵。
多項重磅利好推出 蓉企業有望率先過完寒冬
從國務院安排22億元推廣節能燈以及LED燈、到廣東省出臺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實施方案……進入5月份以來,密集的行業利好給困境中的LED照明產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盡管22億元的推廣補貼作用有限,但卻是一個明顯的政策信號,即LED產業在國內終端應用的發令槍已經扣響。”進入4月份以來,一直忙著接待全國各地客商的成都新力光源總工程師羅文正明顯體會到了這種變化。
羅文正表示,隨著LED核心部件“芯片”在去年基本實現國產化,成本的持續降低讓原本政府工程占主導的LED應用領域開始向商用擴散,“既然廣東已經出臺具體的LED照明產品實施方案,就意味著行業啟動國內應用市場的條件已經成熟,可以預見的是,下一步上海、福建乃至四川的配套政策有望陸續出臺。”
“正如當初節能燈的補貼出臺一樣,具備規模優勢的大企業將從中受益,隨著產品價格的逐步下降,無法跟進的小企業將不得不就此倒掉。”羅文正表示,目前國內LED上、下游有多達4000多家企業,即便是終端應用企業也超過1000家。
在羅文正看來,由于成都本地LED企業在這一輪外需下滑的沖擊中影響不大,原本就主攻國內應用市場的成都企業有望借國內應用發令槍響的契機率先度過寒冬。
推廣難題
1 價格太高
“目前阻礙LED照明產品大規模應用的一大因素就是價格。”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合伙人王丹青表示,盡管未來國內從白熾燈、節能燈到LED燈更新換代將是必然趨勢,但要單純依靠市政照明工程和大型商業項目推廣還遠遠不夠,只有成本降低才能大規模啟動LED民用市場。
據他測算,隨著LED燈芯片逐步實現國產化,未來國產LED燈價格要實現30%—50%的下降仍需要至少兩三年的時間,屆時才意味著民用市場啟動的“窗口”打開。
2 認知不足
王丹青強調,如何通過政策引導改變市民的傳統認知也尤其關鍵,“對于單個家庭來說,LED燈具在節能方面省不了多少錢,但LED燈具比普通燈具大概要貴3倍。雖然具有使用壽命長、節能燈優勢的LED燈長期攤平計算不會給消費者造成額外的負擔,但要普通民眾能邁過購買成本高這個坎,也是個問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