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是對2010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的進一步完善和細化,進一步明確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和主要任務。
節能環保產業位列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規劃》對其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突破能源高效與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與安全處置、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新裝備和新產品,推行清潔生產和低碳技術,加快形成支柱產業。
專業人士指出,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出,將大大推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相關產業將迎來井噴期。
財稅、金融、科教全方位支持
《規劃》的出臺,標志著國家經濟發展戰略重心真正轉移到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節能環保產業將充分受惠于一系列扶持政策。
《規劃》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政策主要有財稅、金融、科教三方面。
從財稅方面來看,根據《規劃》,國家有關方面將來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政政策是要著力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體系。綜合運用貸款貼息、風險投資、償還性資助等多種投入方式,對新興產業的技術創新活動給予重點支持,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進一步鞏固企業在科技投入中的主體地位等。
從金融方面來看,《規劃》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建立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特點的信貸管理和貸款評審制度。積極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業鏈融資等金融產品創新。要積極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進一步完善創業板市場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同時,要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第三方面的支持政策是科技教育方面的支持。《規劃》表示,要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階段和目標,在技術創新和高校專業設置等方面創設可持續的支持。
除了《規劃》這一綱領性政策之外,具體到節能環保產業,相關規劃和具體扶持措施也逐步浮出水面。據悉,《“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目前已報國務院審批,《規劃》明確了環保技術和裝備、環保產品和環境服務的重點發展領域。同時,環保部也已完成《環境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草案提出的“十二五”發展目標是,環境服務業產值年均增長率達到40%,服務業在環保產業中的占比達到30%。
清潔生產和低碳技術成發展重點
今年初發布的《國家環保“十二五”規劃》提出,環保產業有3.4萬億元投資需求。而根據剛剛通過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清潔生產和低碳技術將是重點發展領域。
中國節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宋忠奎表示,國家出臺一系列扶持節能環保產業的政策,必將拉動地方和企業的投資,投資規模有望翻倍,從而使得相關產業迎來井噴期。海通證券日前發布的研報印證了這一觀點。海通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平衡持續發展的共同要求。僅就環保產業廢氣領域而言,預計廢氣治理“十二五”期間市場需求容量超過2300億元,其中除塵需求300億、煙氣脫硫需求1000億、火電廠脫硝市場需求在1000億。
民生證券分析師陳龍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猶在的背景下,中央財政繼續擴大對節能環保行業的投入和支持,充分表明了國家深化經濟改革的決心。在政策對節能環保的大力支持下,該行業有望率先兌現業績并引領整體經濟的增長。
民生證券新能源行業分析師黃先生告訴南都記者,相對于主要市場在海外的新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在國內的供需都比較平衡。因而國家“十二五”規劃中,環保業受益無疑是最大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