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第三周是我國的“飲用水衛生宣傳周”。為了讓市民用上放心水,5月15日,省、市及其所轄各區三級衛生監督部門聯合在南昌市勝利路步行街舉行主題為“關注飲水衛生、共享健康生活”的飲用水衛生宣傳周啟動儀式。據透露,南昌供水合格率維持在98.15%的高位,而二次供水污染依然是飲用水安全的最大隱患。
權威發布:南昌飲用水質量逐年提高
15日,南昌市衛生局副局長陳天鵬介紹,這些年來,南昌各級衛生部門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等法規、標準,切實加強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工作,全市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僅以2009年至2011年為例,南昌共抽檢自來水廠、二次供水和分質供水等單位水樣2579件,其中合格2531件,合格率達98.15%,南昌生活飲用水衛生質量逐年提高。
據南昌市衛生局副局長陳天鵬介紹,全市集中式供水單位目前有11家,有效保障了飲用水衛生安全;8家市政水廠近年的出廠水合格率均達到100%,管網末梢水監測指標合格率達100%,二次供水監測指標合格率超過98%。
數字解讀:二次供水管理需建長效機制
拖了自來水質量“后腿”的是二次供水污染。根據國家要求,南昌在全市范圍內設置了45個自來水質監測點,包括自來水廠出水口、二次供水點、自來水管網末端等處,在自來水廠質量穩定的情況下,二次供水點的水質多次多地被發現不合格,抽檢不合格中的“1.85%”正是來源于此。
據介紹,二次供水設施包括為保障生活飲用水而設置的高、中、低位蓄水池及附屬的管道、閥門等設施。由于相對開放,相比市政管網供水較更易受到污染,水池(箱)若不能定期進行清洗消毒或管理不善,很容易造成水質污染。
據不完全統計,南昌市超過70萬人在飲用二次供水,二次供水設施達數千個之多,但辦理衛生許可證的二次供水點只有387戶,其中西湖區111戶最多。由于建造起點低、開發商敷衍了事、物業公司疏于管理,大量得不到監管的二次供水設施沒有及時清洗,流入居民家中的自來水極易受到污染。
“前年南昌曾撥付???,對一些無主二次供水設施進行過一次清洗,但這不是長久之計。”15日,省衛生廳法監局的工作人員說,二次供水設施一年就需要清洗兩次,平時也需要檢測記錄,迫切需要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答疑釋惑:自來水有輕微余氯味屬正常
在咨詢活動現場,家住建德觀的李女士問,最近自來水有股異味,不知道是否代表水質有問題?南昌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監督四科科長梅軍說,這應是管網末梢余氯所致,屬于正常情況,對人體健康并無影響。
梅軍解釋稱,居民使用的自來水在出廠前按照規定要在水中加入氯氣,以確保自來水符合安全衛生要求,避免發生水媒傳染病。如果少數嗅覺或味覺較敏感的人感覺到有余氯味,是屬于正常情況。“自來水有輕微的余氯味,也表示水質衛生安全。”梅軍說,如果市民還是不放心,只要做到不生喝自來水、飲用開水即可。
在昨日活動現場,南昌衛生監督部門通過飲用水衛生展板宣傳、資料發放、現場飲用水知識問答、現場咨詢與投訴受理、水質現場監測等形式,向市民宣傳飲用水衛生安全知識。
“如果發現自來水有質量問題,可以隨時舉報。”南昌市衛生監督所負責人表示,“12320”熱線和衛生監督投訴舉報電話將會積極受理群眾的投訴舉報,他們會予以及時處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