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熱門候選人奧朗德承諾,當選后會在2025年前將法國核電比例減少1/3,從 75%降至50%,這相當于關閉24座核電站。同時他表示,將轉而支持此前在法國不受待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
4月23日,法國內政部公布了總統選舉首輪票選結果,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不出意外地贏得最高票數,謀求連任的薩科齊則在一片“倒薩”聲中屈居第二,但由于兩人得票均未過半,懸念仍將持續到5月6日進行的第二輪決選投票,但不少西方媒體相信愛麗舍宮將迎來新主人,法國的左翼媒體甚至已開始歡呼“久違的左派時代”。從經濟、移民,再到能源政策,政治立場一左一右的兩位候選人施政理念迥異,如果奧朗德當選,法國核電現行的能源政策或將瓦解,過去在法國飽受冷落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則有望迎來春天。
可再生能源或迎春天
與薩科齊一樣,奧朗德承諾將致力于法國的能源獨立,但強調其實現手段并不是核能,而是多年來在法國不受待見的可再生能源。薩科齊則強調繼續扶植核電,在確保不增加電價和維持合理減排水平的前提下發展可再生能源。奧朗德曾公開支持歐盟提出的到2020年減排30%的目標,而薩科齊對這一減排目標一直持反對態度。
去年底,綠黨曾在法國《世界報》刊文,公開質疑政府現行的能源政策,這篇文章當時曾在法國社會引發了一場相當激烈的辯論。文章指出,在過去由中右翼領導的10年里,法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取得的成績“慘不忍睹”,清潔能源投資總額不及德國的1/10和中國的1/5,在風電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行業,沒有一家法國企業能夠躋身世界前十。就目前歐洲大熱的風電而言,法國的單位面積風電產能僅排在歐洲第13位,至今尚無任何海上風電,與其他歐盟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懸殊,與法國在國際社會中的經濟及政治地位更是反差極大。綠黨認為,只有奧朗德才能扭轉法國可再生能源“后進生”的糟糕形象。
西方輿論認為,目前看來,奧朗德確實試圖扭轉法國多年來置多種可再生能源于不顧、獨愛核電的政策導向,但無論是誰當總統,法國首先要面對的還是經濟問題,而這些競選口號究竟能否實現、能實現多少,還要先看5月6日的投票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