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工業增加值能耗比要比2010年下降20%左右。也就是說,“十二五”時期我國要實現節能量6.7億噸標準煤,而在去年我國工業節能減排的效果并不理想,節能減排的實際指標與既定目標還尚存差距,實現節能減排的任務更加艱巨。
工業節能形勢嚴峻需要注入新的能量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能源資源變得愈加重要,而工業的發展也離不開能源,記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間,我國工業能源消耗總量逐年增加,工業節能減排的壓力越來越大,并且目前我國工業節能領域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在資源消耗上面成本比重過大,二是行業和企業間發展水平不平衡,先進和落后的生產能力并存。
對此,在去年年底《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出臺,《規劃》中提出,堅持把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
何為工業轉型升級呢?記者采訪了工業部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苗圩告訴記者,所謂的轉型是指從傳統工業發展模式轉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模式,而升級,就是要從產業低端向產業高端不斷推進。
并且苗圩提出,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當前政府部門應當大力倡導企業進行自主創新,對于新增的生產能力,要增加準入門檻,增加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將這些“新”的應用投入到生產當中去,才能促進節能減排事業的發展。節能服務公司作為工業節能降耗的主力軍,有相當一部分的企業對創新的認識更為超前,在合同能源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舉動,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在記者接觸的眾所節能服務公司中,北京樂普四方方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創“新”之舉令記者的印象最為深刻。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