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理民:太陽能行業呼喚融洽的廠商關系
廠商是一家,但廠商既是利益共同體,又是一對矛盾共同體。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慘烈,導致廠商關系復雜多變,現實中,我們常常看到:廠商間因利益問題而分道揚鑣;廠家因不信任而過河拆橋,經銷商見利忘義而合廠家“紅臉”;廠家設置圈套,請君入甕,經銷商花言巧語,畫地為牢;廠家魔高一尺,經銷商道高一丈;廠家店大欺客,商家羽翼豐滿而另起爐灶。如此種種,導致廠商關系貌合神離,各有都有一套“小九九”。
太陽能行業發展十幾年來,市場逐漸成熟,份額日益擴大,經過多年發展,經銷制逐漸取代代理制,廠商之間的關系也不再是簡單的你給我貨我賣產品賺錢的買賣關系,變得也復雜起來。太陽能廠商間如何構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互惠雙贏關系”,如何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已經成為廠商間、業界專家研究的課題。先知營銷策劃周理民認為:
太陽能廠商都要有一顆包容的心。經常聽到一些太陽能經銷商抱怨廠家這不好那不好,而對自身市場如何做的更好不去研究。經銷商要能容忍廠家一些硬件不足所帶來的市場壓力;廠家也要適當地給經銷商一些政策性支持。要使廠商關系更融洽,需要企業和經銷商形成共識,共同想辦法把市場做好。
建立良好的客情關系。當前,盡管“客戶是上帝”受到一些批駁,但作為太陽能廠家,還是需要重視與經銷商的關系的。在太陽能行業,有些企業沒有正確處理與經銷商的關系,導致經銷商倒戈,使廠家在招商方面付出沉重代價。如某大品牌在河南某市沒有處理好與原經銷商的關系,本來干的很好的經銷商不干了,結果廠家這幾年派了一撥撥業務人員在此地招商,卻招一個死一個,這個一年有數千臺銷量的市場就這么“靜悄悄”了。太陽能廠家不僅要與經銷商處理好客情關系,還要與經銷商的業務人員建立良好關系,因為客戶網絡主要靠他們來維護。
太陽能廠家要重視經銷商的問題,并及時處理問題。有些廠家對經銷商的問題采取不理睬或回避的態度,這是不可取的。廠家對經銷商問題要進行分析,合理的及時解決,不合理的說明理由,切不可置之不理。要知道,溝通無邊界,廠商之間要不斷溝通,不斷交流。本文發表于博銳管理在線|www.boraid.com|9建立相對平等的廠商關系。和其他行業一樣,太陽能廠商間也沒有絕對的平等關系,但廠商間應該用起碼的道德標準約束自己。其實自從有了廠商關系,由于各自利益驅使,廠商間似乎從沒有真正安心過,太陽能廠家唯恐經銷商不忠心,特別是一些大經銷商掌控著終端,廠家懷疑支持終端的費用是否真正用了終端;而對于一些太陽能經銷商來說,心理也很矛盾,經營著別人的品牌似乎有為別人養孩子的感覺,所以一旦廠家支持不力,經銷商往往會三心二意或干脆另起爐灶。
因此,廠商間應該互信,不應相互猜疑,以道德為準則,建立起相對平等的關系,共同做大市場蛋糕。專家認為,和諧融洽的廠商關系一定是利益的共同體,是步調一致的關系,是相互信賴的關系,是創新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建立融洽的廠商關系切忌虛假承諾。世界上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有的是永遠不變的利益。對于太陽能經銷商,應有長遠的眼光,從長計議,不要貪小利而失大利,更不要被動運作市場。對于廠家,絕不要虛假承諾,否則就會失去信任,造成合作危機。
對經銷商深入了解是融洽廠商關系的重要環節。太陽能廠家只有深入了解了經銷商,才能采取有效、有針對的管理措施。事實上,許多廠家對經銷商了解甚少,有的廠家招商后,業務人員一年到不了經銷商那里一兩次,經銷商進貨后也不問賣沒有,導致“一錘子買賣”。
融洽的廠商關系是利益共享、風險同擔。有些太陽能廠家把經銷商作為自己產品的儲存倉庫,一味地讓經銷商進貨進貨,結果廠家賺了個“盆滿缽滿”,而經銷商卻“倉庫爆滿”,壓的喘不過氣來,資金全壓在貨上了,也沒賺幾個錢,只能“勒緊褲帶干革命”。廠商關系應該是互惠互利,是利益共享、風險同擔,廠商之間只有實現了彼此的互惠互利,才能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