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業內動態顯示,在油、煤、電等傳統能源價格和成本仍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下,煤層氣、煤制油、甲醇等煤系新能源的“政策堅冰”正在融化,開發僵局逐漸打破,山西能源轉型面臨重大市場機遇。
油煤電價格及成本將持續上升
當前,我國石油對外依賴度越來越高,國際形勢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今年國內成品油價“破八”。從近幾年的發展趨勢來看,盡管國家制定了成品油價格浮動機制,但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今后仍有上升空間。
由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煤炭行業生態成本日趨增加,并將傳導到下游行業。近期出臺的《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對煤炭生產“環境影響評價”的篇幅較大,與以往相關政策有明顯不同。規劃對礦區生態環境的治理對策以及預期效果均作了特別詳細的闡述。無論是東中部地區償還欠賬,還是西部建立生態環境預防體系,礦區和企業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
以山西為例,從2007年至2010年,全省共安排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156.2億元,多數用于生態恢復。去年,山西僅省級用于治污和生態建設的資金就達56億元。2007年以來,山西實施了煤炭可持續發展政策和煤炭資源整合,全國煤炭價格也正是在這個期間大幅上漲,生態成本實現市場傳導。盡管如此,短期內仍難以彌補每年造成的300多億元的生態環境損失。山西省煤炭廳廳長吳永平介紹,去年僅全省煤炭系統造林近5萬畝,各礦區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節能減排、矸石處理等。國內煤炭企業大多是成立幾十年的老企業,須提取更多的費用解決環境欠帳、社會包袱等問題。
受煤炭價格影響,以及自身行業改造的要求,火電價格將呈現“小步走、不停步”的趨勢。近兩年來,上網電價逐步提高,居民用電政策即將出臺,均顯示,火電價格也將加快市場化改革步伐。山西省財經大學博士張華明認為,“煤電矛盾”的本質是煤電能源價格形成機制滯后的結果。2010年以來,國家多次調整電價是加快推進煤電能源價格形成機制的重要手段。同時,火電企業環保成本也將不斷上升,繼完成脫硫改造后,今年火電企業脫硝改造已經啟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