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 丁開艷 實習生 王曉朦)隨著各地PM2.5監測的逐漸開展,市場對監測儀器以及凈化空氣設備的需求讓企業嗅到了新商機。昨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消息表示,PM2.5監測國家技術標準將出臺,一旦此項標準出臺,即在全市開展此項監測,監測前將會采用招投標的方式采購相關的監測儀器。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監測PM2.5后檢測行業信息化領域、空氣凈化行業將迎來利好發展機會。
按照計劃,今年年底時,北京監測PM2.5的站點將會增至35個,部分站點會設在馬路周邊。
PM2.5的監測將給相關行業帶來商機。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此前曾表示,全國大概要布設1500個監測點,這個過程前期需要的投入將超過20多億元,每年新增的費用也將超過1個億。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盤雨宏分析表示,監測PM2.5之后,檢測行業信息化領域、環保領域、空氣凈化以及相關行業的資本市場領域將迎來利好發展機會。就在昨日,記者咨詢湖南一家生產環保設備的公司獲悉,隨著PM2.5的監測逐漸提上日程,其公司面向電力公司等污染企業生產的脫硫、脫銷等設備銷量較之此前有很大提升。
作者:丁開艷 王曉朦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