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透露:寧夏今年將力推建筑節能工作向農村發展。
寧夏農村建筑節能工作始于2008年。當年,以“塞上民居”和“危房危窯改造”工程為載體,農村建筑節能在部分地區展開。2011年,紅寺堡魯家窯生態移民工程,成為寧夏第一個農村建筑節能示范工程,獲得專項補貼資金1463萬元。這項工程建設面積8.3萬平方米,涉及1540戶居民。
今年,寧夏將在不斷擴大示范規模的基礎上,深入推進農村建筑節能工作。除組織編制《農村建筑節能技術導則》《農村生態住宅技術應用指南》等技術標準外,還要在“塞上農民新居”“農村危房改造”“生態移民工程”及集中連片建設的農宅,全面推行適合本地鄉村的可再生能源應用新技術和新材料。
此后,逐步在三區鄉鎮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在自來水普及的農村,大力推廣應用太陽能熱水供應和太陽房技術。力爭到2015年,在農村建成節能農宅50萬平方米。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