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下,游人如織,一個個五彩繽紛的紙鳶隨風起舞;白浪河之濱,翠堤環繞,猶如一條美麗的綢絲帶穿城而過。秋高氣爽的時節,在這世界聞名的風箏之都山東省濰坊市,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片祥和。
作為第十一屆全運會的協辦城市之一,濰坊市承辦著女子排球、足球等部分賽事。為給全運會參賽運動員提供良好的訓練、比賽及生活環境,濰坊市積極采取多項措施,全力提升環境空氣質量,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消除放射性污染隱患,構筑起一道堅實的環境安全屏障。
全面整治市區環境空氣質量
濰坊市認真制定改善市區空氣質量工作方案,市政府辦公室下發了《關于轉發濰坊市保障十一屆全運會空氣質量實施方案的通知》,圍繞市區空氣質量良好率達到80%的年度目標,對各縣市區、市直有關部門防治揚塵、熱電廠二氧化硫、小鍋爐冒黑煙、飲食服務業油煙、機動車尾氣污染等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全力確保全運會期間空氣質量。
濰坊市要求嚴格控制城區內的煤炭經營點,建成區內不再審批新建煤炭經營點,原有的煤炭經營點一律搬遷到建成區外,并按規定落實防塵降噪措施。繼續落實在集中供熱管網到達區域淘汰小型民用燃煤設施工作,截至目前,城區內已累計淘汰962臺6噸以下的小型燃煤設施,建成區小型燃煤設施淘汰取締率已達93.8%。積極整治飲食服務業油煙污染,市區內大型酒店等飲食服務業已經全面開展安裝油煙凈化器工作。為防治機動車尾氣污染,市縣兩級環保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方便群眾、總量控制”的原則,全面開展機動車排氣環保檢測。目前,全市已經建成機動車排氣環保檢測機構13家,符合國家標準的機動車排氣環保檢測線30條,形成了年檢測60萬輛機動車的能力。
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
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活、生產用水安全,濰坊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市建設局、市政管理局、發改委、經貿委、水利局、財政局、環保局等10部門為成員單位的水源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飲用水安全保障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綜合評價體系,加大公共財政對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投入,建立健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部門聯動和重大事項會商機制,定期對保護飲用水水源地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濰坊市先后下發了《關于嚴防汛期發生飲用水水源地污染事件的緊急通知》、《關于迅速開展嚴厲打擊環境污染犯罪專項行動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嚴厲打擊危害飲用水水源安全的環境違法行為,嚴密監控飲用水水源地區域內的污染源,防止污染事故發生。詳細檢查產生或排放劇毒物質的企業,對污染防治設施、監測能力、臺賬記錄、應急機制未達到環保要求的企業,一律實施停產治理,對無環保手續和治理措施不落實的企業報請政府依法關停。
為建立嚴密的水質監測網絡,濰坊市對水源地上游直排河流,日排廢水量100噸以上的所有企業全部安裝水質自動在線監測設備;對具備條件匯入飲用水水源地的河流斷面,安裝地表水水質自動在線監測設備。實行水質安全監管工作值班、水質保障工作報告等制度,堅持24小時專人值班,每月把水源地可能存在的問題、污染隱患、整改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報當地政府或管委會,同時抄報上級業務主管部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