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所有的國際標準和協議都認為太陽能發電可以足夠地遏制污染,但是太陽能光伏(PV)電池絕不是一個零排放技術。太陽能一直被吹捧比化石燃料更好,作為一體的“綠色”能源考慮,它可能在未來十年內成為主流。不過也有擔心太陽能電池的生產可能會釋放有害氣體,去年晶科的污染事件就被指責造成了空氣污染和水污染。
污染的原因
作為制造業,太陽能電池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氣體硅烷、三氯氫硅、二氯和鹽酸(HCl)污染,除了像硅,鎘等化合物,鍺和聚氯乙烯這些化學品也會危害環境。太陽能電池制造過程中還需要有硅料、金屬礦石和石英砂等原料,這些材料需要不同階段的加工,最后制成太陽能電池和光伏組件。所有這些進程導致重金屬排放并造成空氣污染和高耗能,以及溫室氣體的排放。
業內專家和研究人員指出,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比傳統化石燃煤電廠造成的空氣污染物要少得多,但是也會形成有毒重金屬排放,如鉛,汞和鎘,甚至也會產生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盡管如此,研究人員發現,如果人們從傳統化石燃料改用太陽能電池,空氣污染將減少大約90%。太陽能電池排放的統計記錄為每吉瓦時32噸,這在所有常規和非常規能源中是最低的,而煤炭發電多達960噸以上排放。
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進行的一項研究,碲化鎘薄膜光伏組件作為最有前途的光伏技術之一,但鎘卻是最嚴重的重金屬污染之一。但是即使如此,與燃煤電廠直接排放相比,有毒物質排放要低300倍。業內專家認為,薄膜技術最大的擔憂就是安全處置有害物質。廠商都選擇了所有的預防措施,以確保安全處置。
對水資源的影響
對水資源的消耗也是太陽能發電廠的巨大壓力。由于光伏組件表面塵埃積聚會影響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所以需要需要大量的水來清洗,特別是在干旱地區,如印度的古吉拉特邦和拉賈斯坦邦。考慮到水也是稀缺資源,所以還是有必要規范一下太陽能發電廠水資源使用的標準。
尋求解決方案,遏制光伏污染
雖說太陽能光伏發電不是一個零排放的技術,但這并不意味著不應該提倡。環境保護是一個全球關注的問題,所以廠家應注意減少或制止污染,按照國際標準和協議,系統地減少碳足跡。積極尋求環保解決方案,加強減排系統的使用。正如已經指出的,光伏制造過程中產生有害的固體副產品和廢氣,這些過程中產生的毒性,反應性,易燃性和腐蝕性氣體的混合物。為了遏制環境的污染,有害氣體在被釋放到大氣前應該經過系統處理,最大程度地減少污染。選擇綠色制造工藝,開發可循環再造工藝,改進生產方法。
太陽能電力必將成為主流
如同一枚硬幣一樣,事情總有兩面性,太陽能被認為是最安全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可再生能源,某些產業環節也會產生污染,只是排放水平在所有能源中是最低的。根據最近新統計,全球平均的煤炭供應預計只能持續60年,太陽能的應用已經不可避免。二十一世紀是清潔能源的世紀,在我們將化石燃料耗盡之前,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清潔的世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