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環保局大氣處處長于建華在做客北京城市管理廣播時透露,北京市將在年底建成30多個PM2.5監測子站,并對外發布數據,每個區縣都將有監測站。
6個先建站城鄉都有
昨日上午,北京環保局大氣處處長于建華在做客北京城市管理廣播節目時表示,將在今年年底完成PM2.5監測子站網絡的建設,并對外發布數據。全市年內共將建成30多個PM2.5的監測子站,分布在16個區縣,以較好地代表全市水平。
于建華說,監測網絡的建設,從設備采購、安裝、調整到人員培訓,都需要一個周期,但因為公眾對PM2.5很關注,所以將利用現有設備,陸續建成6個PM2.5的監測點并發布數據。
先建成的6個子站,也將結合上下風向傳輸、功能區劃分等因素選擇地點,中心城區和郊區都會有。
而對于即將采購的PM2.5設備,于建華說,在國家標準出臺后,會根據國家要求的技術需求進行招標,目前購買哪種設備還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技術要求推出后,在招標時,只要滿足國家要求的,國產和進口設備都會考慮。
監測點不能離污染源過近
在回答一位聽眾關于北京市環保局和美國大使館監測數據問題時,于建華表示,評價一個城市的空氣質量,監測點位需要有代表性,按照國家標準,點位要距離污染源50米之外,這也符合世界通用做法,即空氣質量監測點位不能離汽車尾氣等污染源太近。其表示,美國大使館的點位,離馬路距離在15米左右,而如果離污染源近,數值就會偏高很多。
“監測子站的點位不能選最干凈的,也不能選最臟的地方,也肯定不會在荒無人煙的地方,一定要有代表性。”他說。
今年新增造林主要在城區
于建華透露,北京市計劃今年新增20萬畝造林面積,其將主要分布在城區,會優先建在對污染傳輸影響較多的地方,如高速路和主干路邊,以及兩個污染傳輸通道,東南和西南處。
北京市環保局總量處處長喬淑芳介紹,影響大氣污染的氮氧化物,北京市每年要排放近20萬噸,其中機動車尾氣占到了50%,除了要加速老舊機動車淘汰,實施歐五標準汽油之外,植樹造林也會起到清潔空氣的作用。(記者金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