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俄亥俄大學研究人員稱,當生產對地球環境友好的太陽能時,粉紅色可能是一種新的“綠色顏色”。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新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s)。該電池所使用的紅色染料和白色金屬氧化物粉末混合物呈現出粉紅色,可以捕獲太陽光。
據稱,目前這些新粉紅色材料是最好的光電轉換材料,盡管轉換效率僅為投入商業應用的硅太陽能電池的一半,但是其成本僅為硅太陽能電池的四分之一。
粉紅色是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最典型的顏色。大多數染料都包含有釕,釕是紅色的。與紅色染料混合成粉紅色的最常用金屬氧化物粉末是鈦氧化物或者鋅氧化物,這兩種金屬氧化物都是白色的。但是俄亥俄大學的研究人員制造的材料卻具有更為新穎的色彩,他們使用了復雜的金屬,探索不同的粒子形狀,以便提升光電轉換效率。
這是研究人員首次使用非單一氧化物制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選擇鋅錫酸鹽是因為鋅錫酸鹽屬于具有可調特性復雜氧化物系列。這使未來剪裁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特性成為可能。
為什么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粉紅色,而不是像硅太陽能電池一樣的藍色呢?傳統太陽能電池呈現出藍色是因為抗反射覆蓋層的原因。這些覆蓋層改善了對綠光的吸收,綠光是太陽能光譜中能量最強的光。俄亥俄大學研究人員的研制物材料并沒有抗反射覆蓋層。
顏色決定了太陽能電池能夠捕獲的光的波長,因此修改顏色可以讓科學家對太陽能電池的特殊特性進行優化。目前,在開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科學家們使用紅色釕染料獲得了最佳效果。
如果希望獲得最佳效率,就需要考慮到能夠獲得的電壓和電流。電壓是一種材料能夠提供的潛在能量;電流是材料能夠傳輸的電荷數量。如果能夠吸收一個非常寬范圍內的波長,那就會不得不犧牲電壓。如果吸收到的能量極限非常高,就可以獲得高電壓,但是又不得不犧牲電流。研究人員就是想找到某個平衡點。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硅太陽能電池就已經出現。科學家們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開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染料分子覆蓋住了微小金屬氧化物粒子,并一起被塞入一個薄膜中。染料分子捕獲光能,釋放電子,而金屬氧化物粒子卻更像是電線,將電子傳輸到電路之中,但是電子可能在粒子之間傳輸時流失。這是研究者正在設計將微小納米線進行合并,以便將電子直接傳輸到電路中的原因。
他們還在探索使用納米樹的可能性——納米線的形狀像樹枝一樣。哪種結構才是吸收光和傳輸電流的最好結構呢?研究者認為是樹形結構!樹葉提供了很大的捕獲光的表面面積,樹枝將營養傳輸到根部。在他們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設計中,覆蓋染料的粒子將提供表面面積,納米樹將在這些樹葉之間長出枝條,傳輸電子。
因此未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將生長一棵微小粉紅色的“樹”,但是其他顏色也有可能。研究者正在研究能夠工作得更好的新染料和染料化合物。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