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獲悉,海南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等事業不斷取得進展,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截至2010年底,海南共投入資金約4732萬元,建設59個村鎮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其中,先后在文昌市文教鎮、海口市大致坡鎮、瓊海市萬泉鎮、萬寧市龍滾鎮等鄉鎮建成了人工濕地處理設施,有效削減了COD和氨氮排放量。
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將鄉鎮、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納入了為民辦實事的十大工程,提出從2010年起用3年時間,完成全省185個典型鄉鎮和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
記者從海南生態省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獲悉,以發展生態經濟、優化生態環境為主要內容的文明生態村建設得到全面推進。今年上半年,全省建成文明生態村647個,創建鄉村游(農家樂)文明生態村58個,生態文明示范鎮兩個。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已建成文明生態村11945個,占自然村總數的51.2%。此外,還建成10個省級生態文明鄉鎮、90個省級小康環保示范村。
為加強農村環境整治,海南實施了系列改水、改路、改廁、改圈工程,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綜合整治村鎮人居環境。截至今年6月30日,全省累計建成農村沼氣用戶37.4633萬戶。完成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工程384處,完成率達100%。完成“一池三改”戶用沼氣8413戶,完成率達100%。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