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發電是較為成熟的大規模發電技術
受日本核危機影響,目前許多國家都暫緩或停止核電開發,而水力發電與之相比,卻是較為成熟的大規模發電技術。但據路透社報道,近日在東南亞湄公河修建大壩的計劃引發了激烈的爭議,可能會受到影響未來十年全球大型水電項目的發展。
日前,老撾暫緩了在湄公河下游修建Xayaburi大壩的35億美元投資,等待環境評估,從而確定對當地捕魚業的影響。該項目規模為1260兆瓦,來自印度、巴西、馬來西亞等國的反對者要求停止項目。
世界自然基金會湄公河可持續水電項目的負責人Marc Goichot說:“這一決定將改變湄公河下游的游戲規則。我們希望此舉對亞洲其他地區也能產生影響。”他表示,暫緩項目的決定不一定能與對環境的關注聯系起來。
反對修建大型水電的非政府組織國際河流項目主任艾薇亞●因霍夫(Aviva Imhof)說:“這一決定對項目投資者也會產生影響,這無疑會讓一些投資人撤出,或在未來投資類似項目的時候更謹慎。但這個決定對于在亞洲其他地區,甚至湄公河三角洲建大壩等,未必會產生影響。”
為了控制火電廠的溫室氣體排放,且對核電站安全性表示懷疑,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轉向水電。作為水利發電的重要投資機構,世界銀行表示,水電項目的社會和環境成本必須要在規劃階段考慮,否則會產生嚴重的后果。
印度18%的電力來自水電,據該國政府數據顯示,印度的水電潛力為148.7吉瓦,目前已經開發的有33.9吉瓦,另外14.6吉瓦在建。事實上,印度水電項目也遭到了公眾的反對,尤其是在印度中部納巴達河上修建了10年的工程。
印度前環境部長Pradipto Ghosh說:“水電有移民的問題,這很重要。(不僅如此),水電還有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問題。但水電是能源結構的一部分,是一種產生能源的方式。我們必須要面對這些問題,目前水電項目的設計和實施已經遠遠超過上世紀五十年代。”
在馬來西亞,主要能源當數化石能源,目前馬來西亞正在推動在婆羅洲沙撈越修建大型水電站,但該項目將會讓當地的原住民被迫遷移,同時項目還會影響河流的流向并引發更深遠的問題。馬來西亞最具爭議的項目是發電容量為一個2.4吉瓦的巴庫大壩水電站,該項目于今年開始發電,目前馬來西亞法庭已接到100個與此相關的案件。這個大壩修建計劃最初于上世紀60年代提出,之后兩次擱置。
沙撈越的一位律師Baru Bian說:“建壩時導致的腐敗將會影響未來的選舉,我想當地社區的不滿情緒愈發高漲。如果沙撈越的居民能看到國際壓力能如何推遲湄公河的水電項目,他們也會看到停止這邊水電項目的希望。”
但當地政府官員否認居民的要求沒有受到重視。該官員表示,如果有什么問題或危險,政府也不會開始項目,政府期待用類似老撾的措施暫停項目,但是沙撈越的情況與老撾完全不同。
國際能源署表示,目前的全球水電的生產能力為2008年的五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