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的對外貿易》白皮書。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日前初裁認定中國光伏產品有損其產業,對此,商務部條法司司長李成鋼表示,美調查機關對中國產業的抗辯,以及美國國內利害關系方的意見未能給予充分的、適當的考慮。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于12月2日初裁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對美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這一裁決意味著美國商務部將繼續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調查。
對此,李成鋼在發布會上表示,美調查機關對中國產業的抗辯,以及美國國內利害關系方的意見未能給予充分的、適當的考慮。我們將深入分析美方做法與多邊貿易規則的一致性,與其國際義務的一致性。
李成鋼指出,中美雙方在中國四川的成都剛剛成功召開了中美商貿聯委會,雙方一致評價目前中美經貿關系是穩定的、健康的。
此外,李成鋼表示,發展包括太陽能在內的清潔能源是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共識。中國政府在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李成鋼稱:“如果美國政府的相關貿易救濟調查不能嚴格遵守相關規則,這有可能在全球共同關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給外界發出錯誤的信號。我們也希望美方,包括政府和業界能夠以一種更加開放的心態面對國際經貿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中方也樂見兩國的產業能在新能源領域尋求進一步合作的機會,實現共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