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低碳社會方面的建設行動非常快,而且制訂了非常多的氣候變化及能效目標,丹麥在這方面也是先行者,我們從70年代開始就努力這方面的工作,本個月初我們政府宣布了新的氣候變化議題,比如到2020年要減少碳排放40%,這需要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
為了使用可再生能源必須要確保能源的供應,必須要采取很好的辦法存儲電力,我們現在正在發展智能電網。因為我們知道風能是很難儲存的。
在過去十年里,丹麥的綠色產品出口增長比其他產品較快。如今,丹麥已經是歐盟地區綠色出口最大的國家,我們GDP的3.1%都是來自于可再生能源。綠色戰略會提升我們的技術工業。麥肯錫報告說明,綠色經濟的增長在2020年會占約2.5萬億美元的份額。所有國家都應該建立綠色投資的框架,有了綠色經濟也能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中國和丹麥一樣,現在必須要轉變到一個綠色的增長軌道中。
2009年中國投資340億美元發展低碳經濟。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太陽能光伏發電最先進的國家,現在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工廠,總額達到了640億美元。
政治家和政府并不能單靠自己來實現這些目標,私營部門也必須要發揮作用。要實現全球的氣候目標,80%的努力要靠私營部門,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投資者和企業參與到綠色計劃中來。丹麥政府制訂了一些機制,創建了全球綠色經濟增長論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和企業參加。
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全球綠色增長論壇也極大地促進了公營和私營部門的合作。為了實現綠色經濟,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穩定可預期的能源流動,我們需要解決氣候變化的主要問題,在國家層面做出努力。中國和丹麥必須要采取多邊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動。為什么呢?因為這符合我們各國的利益。盡管我們可以在國家層面做出很多行動,但是我們必須要記住全球行動的重要性。為了要把全球的氣候上升控制20度以內,我們必須要共同努力。氣候變化是沒有國界的,因此各國政府必須要努力以全球行動解決這個問題。
盡管我們未來面臨著許多挑戰,我們必須要找到一個方法來加強信心與信念。我們必須要在全球排放峰值方面做出更好的計劃。在歐盟內部我們已經達成了廣泛的協議,這是實現減排目標的必要保證。
同時,我們需要就時間表、最后的期限達成一致,也要采取共同的措施來實現目標。不僅要采取措施建立一個全球性的框架,同時要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這就是為什么歐盟國家公開表示愿意承擔京都議定書的義務。現在馬上要召開第十七次締約方大會了,有很多國際上的壓力要求歐盟做出全球的承諾,有一些很主要的排放國并沒有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諾。即便我們沒有締約協議,我相信中國仍會做出雄心勃勃的政策,丹麥也會建立一個雄心勃勃的歐盟里約20國峰會,這會使得我們建立起一個節能議程。
丹麥還在努力實現2020年提高能效和實現可再生能源使用的目標。中國和丹麥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管是國土面積還是國情,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建設綠色社會。要轉變到綠色經濟需要我們拿出信心和勇氣,在國際和國內層面上都是如此。中國和丹麥都有這樣的意愿,建立這樣一個框架來促進綠色經濟的增長。
最后,要建立全球的綠色經濟,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拿出可行的計劃,我們知道現狀是不能接受的,我們必須要做出改變。今天我們就開始面對這些挑戰吧,在國家和國際層面上做出努力,讓我們建設一個更加綠色的世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