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歷時5天的第二屆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暨技術博覽會完美謝幕。
這一刻,低碳江西這一金字招牌在熠熠閃光。這是一次江西與世界的成功“握手”。來自德國、美國、日本、韓國等23個國家的使節,12個國際低碳組織的代表相聚在南昌,把脈世界低碳經濟發展。
這一刻,江西低碳產業招商引資碩果累累。這是一次江西與一流企業的成功合作。借低碳大會這一平臺,一大批綠色低碳的合作項目紛至沓來。
這一刻,低碳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大會展館吸引觀眾眼球,近10萬觀眾近距離感受低碳新產品的魅力;在南昌,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租車騎行體驗等各式各樣低碳環保產品和生活方式漸行漸近。
如果說兩年前首屆“低碳大會”上,江西吹響了“低碳與生態”科學發展的號角,那么第二屆“低碳大會”,低碳已成為江西融入世界的一張金字招牌,成為引領江西綠色崛起的新引擎。
低碳江西,走向國際舞臺的新名片
綠色的江西,秀美的江西,正成為世界低碳發展的一塊試驗田。
在本屆低碳大會上,許多發達國家低碳領域一流專家,齊聚英雄城。奧地利是世界領先的低碳先鋒。奧地利國家技術研究院的專家不遠萬里,來到南昌,為南昌建設低碳城市出謀劃策。低碳大會上,中奧共同編制和發布了《南昌低碳城市發展規劃》,南昌欲投800億元打造低碳城市,探索經濟欠發達地區生態與經濟融合的發展新模式。
我省與英國、美國、意大利等國家均有合作。英國戰略方案基金“低碳城市試點項目”和美國能源基金會支持的“低碳城市試點項目”,均把南昌作為城市試點;今年6月,新余市被選為開展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工作的第一批8個示范城市之一;我省也是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優惠貸款的首批支持對象之一。
低碳戰略,讓江西加快融入世界潮流,絢麗地登上國際舞臺,實現一個欠發達省份的追趕之夢。
低碳產業,江西綠色崛起的“新引擎”
光伏產業合作推進會、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合作推進會、電子信息暨半導體照明產業合作推進會……跨國公司、央企云集江西,一場場低碳產業推進會將低碳大會攪得火熱。
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簽約投資20億元,在新建縣建設風能發電項目;中國華電集團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簽約合作的新能源項目,投資總額達20億元;廣東明軒玻璃有限公司投資32億元的新型浮法玻璃生產項目落戶贛州……我省拋出的一個個低碳重大項目“繡球”,吸引八方關注,受到國內外企業的熱捧。
搭乘低碳經濟快車,我省產業結構悄然轉型。2010年,全省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達50.1%,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比重達38.7%,貢獻率達39.5%。通過發展低碳經濟,我省加快了經濟結構的調整步伐。過去我省傳統制造業相對落后,面臨世界低碳經濟發展的新浪潮,我省卻搶占了低碳經濟的制高點,發力實現綠色崛起。
搭乘低碳經濟快車,省內本土企業在“低碳化”過程中同樣煥發活力。江銅集團在產值、產量大幅增長的同時,能耗卻逐步下降,陰極銅綜合能耗0.36噸標準煤,循環經濟年增經濟效益高達30億元。賽維公司多晶硅生產線引進全閉合循環裝置,基本實現了“零排放”。賽維公司負責人介紹:“由于技術上的優勢,賽維已將每公斤硅片的成本降至對手難以企及的30美元以下。”
綠色之風已起于青萍之末,并在我省形成不可遏阻的“超級風暴”。
低碳生活,邁向綠色未來的新主張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知不覺,“低碳生活”一詞如春雨般,迅速“潛”入到社會各個領域,“潛”入百姓心田,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在南昌市紅谷灘,租自行車出行已成為新時尚。自2009年8月8日紅谷灘新區率先在全省推出公共便民自行車服務系統以來,該區已先后投放自行車6000余輛,建成便民服務站點80個,基本實現了紅谷灘中心區、紅角洲、鳳凰洲全程對接。如今,紅谷灘新區公共便民自行車的日租車量已超過1.5萬人次。穿梭于紅谷灘街頭的一輛輛綠色便民自行車已經成為展示紅谷灘現代新城形象的一張特色名片。專家稱,按每天租車1.2萬到1.5萬輛次的基數初步估算,相當于公交車兩百輛的運載量,能節省燃油8000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0余噸。
乘新能源公交車、電動公交車出行,也成為越來越多南昌市民的新選擇。作為首批被納入國家節能和新能源示范推廣的試點城市,近年來,南昌市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發展,全市已經投入使用的新能源公交車有130輛,新能源出租車有200多輛,為新能源車配套的充電樁建成了105個。預計到明年,南昌運行的新能源汽車總數將達千輛。一名公交司機說,一年多下來,一輛新能源車光油費就節省了一萬多元錢。
每當夜幕降臨,1.5萬盞LED路燈點亮市民的夜生活。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南昌啟動“十城萬盞”工程,越來越多城市普通鈉燈更換為LED路燈;隨著“太陽能光伏屋頂項目”的實施,南昌還有越來越多的大小屋頂成為一座座“發電站”;太陽能一體化建筑、太陽能集中供熱水工程……低碳生活方式無處不在。
其實,不僅僅在省會南昌,在全省各地,低碳已成為一種生活新主張。發E-mail代替傳真、下班時隨手關燈、家里的白熾燈全換成節能燈、去超市購物隨身攜帶環保袋、關電視電腦拔掉插頭、減少電梯使用、教材循環利用……這些生活小細節,日漸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習慣。
低碳大會,讓越來越多市民見證了低碳產品的魅力,感受到低碳生活的美好。這幾天,南昌國際展覽中心,五大展館每天游人如織,低碳的產業、智能的技術、生態的產品、環保的理念,吸引著市民的好奇目光與廣泛關注,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通過展覽,更多人零距離感受新能源產品的魅力,也讓新能源產品更快地進入更多家庭,改變更多人的生活。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