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11月16日電---中國證券報周三報導,光伏產能過剩疊加國際市場疲弱,可能促使中國大力發展國內光伏發電行業,將原定"十二五"(2011-2015)太陽能發電裝機目標再次上調50%至1,500萬千瓦.
中證報援引權威人士稱,2015年末時的太陽能裝機目標已確定由此前披露的1,000萬千瓦上調至1,500萬千瓦,包括大型地面光伏發電1,000萬千瓦,屋頂及離網發電4,00萬千瓦,光熱發電1,00萬千瓦.
中國7月公布光伏全國上網標桿電價,對國內光伏應用是重大利好.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李俊峰上周表示,預計今年中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至少可達200萬千瓦,累計裝機可能突破300萬千瓦.
而欲大力發展下游發電,必須先對上中游的多晶硅、光伏制造環節進行整合,以提高行業集中度并淘汰落後產能.中國此前公布了《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在當前行業陷入冰點、大批技術落後的多晶硅企業面臨停產時,已迎來整合良機.
中證報援引工信部人士稱,目前該部已形成穩定國內多晶硅行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即推動多晶硅行業整合,鼓勵大企業兼并重組中小企業,但不會考慮采用直接補貼方式對企業進行扶持.
其報導并稱,根據上述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工信部部即將推出第一批通過行業準入審查的多晶硅企業名單,首批進入該名單的企業有望成為此次行業整合主體.
此外,政府或將擇機擴大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價附加,以保障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形式的發電補貼.中證報援引權威人士稱,政府將視國內通脹變化情況,擇機將現行每度電4厘(0.004元人民幣)的電價附加上調至8厘.
國內光伏企業第三季度全面虧損,產能急劇擴大而價格大跌讓利潤下降很多,人民幣升值也造成大筆匯兌損失.國外市場不景氣加上貿易摩擦,未來企業面臨國內國外雙重壓力夾擊的情況還會加劇.
中國是世界光伏電池和組件的最大生產國,占據全球光伏市場半壁江山,領先企業包括無錫尚德、晶澳、英利及天合光能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