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8日,水利部副部長周英來渝調研水利定點扶貧工作。周英表示,重慶水利工作在體制機制改革、民生水利建設、依法治水管水三個方面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值得全國其他省市學習和借鑒。
"水利部1986年開始承擔三峽庫區定點扶貧任務,2001年起定點扶貧重慶市豐都、開縣等6個貧困縣,部機關先后派出90名干部長期蹲點扶貧。"市水利局局長朱憲生說,"這使6縣300余萬人直接從水利扶貧中得到實惠,并極大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扶貧攻堅進程。"周英認為,重慶水利系統積極的工作狀態和良好的工作基礎,為水利部定點扶貧以及促進重慶水利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她表示,水利部將進一步支持和幫助重慶水利建設與發展。
近年來,重慶市實施水利財政資金"競標"投入機制,形成了"誰積極、支持誰"的競爭發展氛圍。投資項目實施開工前、竣工前和違規違紀查處情況"三公示"制度,同時推行"先建后補"和"先建機制、再建工程"的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并下放了飲水安全、鎮村供水等項目的市級審批和驗收權。周英認為,重慶在水行政體制機制方面的改革創新,有效激活了各級各地水利投入的積極性。
周英尤其肯定我市近幾年民生水利的建設成效。2006年,重慶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水利發展的決定》,使民生水利建設獲得空前動力。從去年以來,重慶市依法全面取締水庫網箱養魚,為城鄉居民的安全飲水提供了有力保障,其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廣為全國少見。與此同時,重慶市水土保持、河道管理等依法治水管水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均在全國具有代表性。截至目前,全市興建各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3992處,解決了151萬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列入水利部"十一五"規劃內的600萬人口指標已全部完成;列入水利部《專項規劃》的320座小(一)型以上病險水庫,也有望在今年內基本實現整治銷號,比中央的要求提前1年。周英說,民生水利建設所取得的成效,就是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民生、體恤民生的充分體現。
重慶市委常委、副市長馬正其陪同調研并出席匯報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