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專項資金未通過 五年推廣指標未提及 主流技術路徑未明確
新能源車十年規劃年內或難產
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十年規劃思路悄然生變?!督洕鷧⒖紙蟆酚浾邚墓俜綑嗤雷C實,在兩次“爽約”之后,正在審議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11-2020年)》年內可能仍然難產;即便明年公布,規劃也極可能成為“中央財政千億專項資金方案未通過、五年推廣量約束性指標未提及、主流技術路徑未明確”的“三未”規劃。
資金
業界翹首以待千億扶持部委強調市場主導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今年“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上述規劃“近日已正式報至國務院,目前正等待國務院審批,不出意外,這一產業規劃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公布。”6月,另有工信部相關負責人又透露,上述規劃已于6月22日基本編制完成,最快兩個月內出臺。但兩次預計時間已過,規劃仍未面世。
在中央財政資金扶持方面,參與上述規劃編制的專家組成員、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全世證實,去年公開征求意見的規劃草案曾提出“千億方案”,被市場視為重大利好。
根據方案,未來十年中央財政將投入1000億元,其中500億元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300億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200億元用于推廣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的節能汽車。
但多位權威人士最新證實,涉及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和財政部等四部委的財政扶持措施不會如此“高調”。其中,涉及廠房建設、設備購置等專項資金將納入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大盤子,而涉及“節能惠民工程”以及“十城千輛”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補貼,將取自節能減排國家專項資金。
上述人士強調,專項資金額度至今未定,而且不會寫入規劃,“僅僅開出一個資金小口子,確保今年有錢可用”。此外,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多交由車企、電企和地方自行投資。
據全國清潔汽車行動協調領導小組一位成員透露,即便是初步確定金額的新能源汽車“三縱三橫”技術研發專項資金,也照例納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的重大專項中,今年下發的第一期投入也只有10多個億。
陳全世解釋稱,不說具體錢數,不一定就是扶持力度減小,如果產業發展得好,國家級資金最終甚至有可能比1000億更高。“從‘十一五’的經驗看,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從不缺錢,反倒是產業化專項資金使用不當,容易導致車企重蹈傳統燃料車‘跑馬圈地’的覆轍。”陳全世建議,政府應該將撥款改為貸款,讓企業為低水平重復建設付出代價。
財政部相關人士也反問道:“大家都爭著跟政府要錢,德國政府一分錢補貼都沒給,但上半年推了1000多輛新能源汽車,這怎么解釋?”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相關人士也表示:“以前就是因為政府對創新工作插手過多,大多都是政府買單,導致創新各個環節的利益機制沒有建立起來———政府應避免直接進入到創新的環節中當‘運動員’。”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