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光伏”就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簡稱,是一種利用太陽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簡而言之,就是利用陽光發電。
我國國內隨著光伏電價的政策出臺以后,光伏的重要性或者說他對市場的推動力逐漸的體現出來。目前咱們整個光伏產業的低谷,我個人認為是投資過度造成的,但是隨著市場的啟動,隨著投資進一步緊縮的情況下,我相信光伏企業的效益會越來越好。
過去一個月中就有3家美國光伏企業破產,殘酷的洗牌已經降臨。雪上加霜的是,近期有消息稱,德國政府可能最快在明年(2012年)1月份實施較預期幅度更大的下調太陽能補貼措施,這無疑又給嚴重依賴德國市場的中國光伏企業當頭一棒,一場行業大洗牌幾乎不可避免。
太陽能光伏在新興開發的時候,它的初期成本可能會比其他的能源貴,所以在鼓勵和扶持的初期階段需要政府的補貼,這是第一點。那么第二點,在過去幾年當中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成本在逐漸的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會很快,所以基于這么一個前提,政府削減一定的補貼是很正常的事情。
整個金融市場現在是比較低迷的,整個太陽能市場最近也是在經歷一個價格的大幅下跌。這也是因為去年的產業非常的好,導致很多的產能放出來,今年歐債危機導致歐洲的需求其實在一定程度受到了影響,就使得價格暴跌。這樣的結果就是使太陽能產業今年尤其是現在最近一段時間非常的難受,價格降得非常快,企業受到影響,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整個太陽能行業包括美國也有破產的,太陽能行業整個往下跌,主要是兩個問題。第一個,本身供應量迅速放大,等于在一兩年之內迅速有無數的企業加入到這里,可能是以前的產能的5倍、10倍,就變成他賣這個東西價格下跌。另外一個,光伏的這個技術本身也有高能耗、高成本的特點,長期依靠政府補貼,它也是新能源里面的一種老能源,也面臨著一種替代的問題。就如果它這個業一直行整體問題不解決的話,可能會被別的風電或者別的生物發電替代掉,本身就是狂飆突進的產品。
中國的技術不是領先的,中國更多是提供原料生產,或者說加工那部分。說白了,大量所謂的中國光伏企業只是光伏產業里面的富士康,賺的是代工的錢,賺的是把原料粗加工的錢。真正的產業鏈上端可能不在他們這,技術也不在他們這,所以對中國來講這個調整算痛苦的。
中國的光伏公司有好幾家是上市的,有些是非常急的,對他們來說都有艱難的蛻變過程。已經進了這行的話就有一定的基礎了,如果能在內部調整里把握住機會,能夠確實獲得一些真正有增長性的技術,他可能就能渡過去;如果不行的話,就有可能會被市場徹底的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