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清潔能源股票價格出現暴跌,2011年第三季度風電場和太陽能電站的投資卻逆勢反彈。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最新權威數據,今年第三季度,風力發電場和太陽能電站等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資產融資增長至418億美元。同時,該領域的并購活動也非常活躍。相比之下,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和公共市場的投資則比較清淡。
設備價格下跌帶動投資
第三季度最搶眼的資產融資額當屬海上風力發電,北海三個大型的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超過1GW,投資總額為63億美元。在美國,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熱發電和生物質燃料發電項目也有較大的融資;印度尼西亞的地熱能利用以及巴西和中國的陸上風電項目融資數額也不小。
當季包括資產融資和來自公共市場、風險資本和私募股權基金的清潔能源新增投資達到454億美元,比第二季度環比增長9%,同比2010年第三季度增長了16%。而此前單季度融資額的最高季度為2010年第四季度,達到515億美元。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統計,2010年全球在清潔能源領域的總投資達到創紀錄的2430億美元。
2011年第三季度,清潔能源領域的并購活動金額創下新紀錄,包括企業和項目的收購、再融資總計達到259億美元,環比二季度增長31%,比2010年第三季度增長了59%。此前的最高紀錄出現在2010年第四季度。
彭博新能源財經首席執行官Michael Liebreich表示,風力渦輪機、太陽能光伏板等清潔能源設備的價格在過去三年已經經歷了不尋常的暴跌,這帶動了安裝率和資產投資水平的提高。
股權融資不給力
盡管以資產融資為主的新增投資總額使得第三季度清潔能源投資出現明顯增長,但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和公共市場的投資仍然比較清淡。專注于清潔能源公司投資的VC/PE資金在今年第三季度為22億美元,較第二季度下降了27%。
公開市場上,清潔能源公司僅獲得了14億美元的投資,比前一個季度下降了62%,比去年同期下降71%。在動蕩的金融市場中,清潔能源公司很難進行IPO或再融資。而中國太陽能公司京運通在上海IPO融得3.95億美元則是少數成功的案例之一。
根據Wilder Hill新能源全球創新指數,本季度內清潔能源公司股價下跌35%。10月4日,由95只全球清潔能源股組成的NEX指數創下2003年以來的最低點,遠遠低于標普500指數等的表現。
Michael Liebreich認為,由于仍然沒有足夠的需求來消化明顯的產能過剩,價格和利潤仍面臨壓力,制造商的股價也被拖累。BNEF基于實際合同數據的分析顯示,光伏組件的平均價格自2010年秋季以來下降了三分之一,比2008年中期下降了70%;而風力渦輪機的價格自2009年以來已經下降20%。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