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隨著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桂冠花落山東臨沂,臨沂市的治水工作開啟了新階段。為鞏固治理成果、提升工作水平,8月初,山東臨沂市委、市政府多措并舉,在全市開展了城鄉水域環境綜合整治,再次彰顯臨沂市鐵腕治污的決心和科學治水的方略。環保部門加大力度、迅速行動,積極推進水質提升,全市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控制入河排污總量,必須從控制污染物產生源頭著手。臨沂市在原有迎接國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考核工作的基礎上,又從全市篩選了82家廢水排放量多、污染負荷重、減排壓力大的廢水直排企業,開展新一輪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治理后,污染物排放量分別下降50%和67%,為進一步提升水質和污染物減排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為落實環保專項行動長效機制,臨沂市環保部門把集中整治重金屬排放企業環境違法行為、重點污染減排行業、建設項目、重點信訪和行風熱線反映問題作為今年專項行動的重點,把超標排污、擅自閑置治污設施、偷排偷倒污染物等作為首要打擊對象,共出動執法人員2萬余人次,檢查污染源4760家(次),查處存在環保違法行為的企業140余家(次),有效地解決了一大批環境敏感問題。
遵循“治用保”理念,突出“治”字,推廣“用”字,實施“保”字,全力開展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臨沂市武河萬畝人工濕地為保障出境水質和污染物減排發揮了極大作用。在此基礎上,臨沂市又篩選了30多個重點水污染工業治理和流域生態修復項目,爭取到國家用于“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專項資金5000萬元,用于城區柳青河、李公河、陷泥河以及重點河流、工業園區尾水深度生態修復,同時在29條跨縣區界河流設置了36個考核斷面,將各縣區跨界河流斷面水質達標情況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考核依據之一,調動了縣區政府積極性,推動了全市水環境質量的不斷改善。上半年,全市29條河流36個斷面水質總達標率為95.77%,其中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沂水縣達標率實現100%。
臨沂市地處魯蘇邊界,省轄淮河流域全省共8個國家考核斷面,臨沂市就占了7個。為確保在出現環境問題后第一時間發現,臨沂市不斷完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實施五級預警監測,即在企業排污口、城市污水處理廠、入河斷面、縣區交界斷面和出境控制斷面設置109個預警監測點,實行定期監測。上半年,共出動監測人次6000多次,采集樣品近2萬個,為及時掌握全市水環境質量狀況和正確的環境決策提供了基礎數據。
為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臨沂市對全市19處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了調查、評估,加強水源地保護區建設項目環境管理,開展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作。今年9月,全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應急管理工作現場會在臨沂召開,臨沂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應急管理工作得到環保部和省領導的充分肯定。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