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2011臺灣國際太陽光電論壇暨展覽會盛大登場,參加展前記者會的多位業者坦言,太陽能產業近期景氣確實不佳,甚至明年也還會相當艱困。但是因為未來還會進一步達到太陽能發電成本低于市電20%的遠景,正式引爆自發性需求,預期2014年就會看到,長線的產業發展依然樂觀。
今年已是第5屆太陽光電論壇暨展覽會,足以見證臺灣在太陽能產業的重要性與日遽增,此次聚會在廠商數比去年增長14%,總計高達286家廠商,在攤位方面,今年已比去年高出29%,總計806個攤位。此外外貿協會祕書長趙永全還表示,展覽期間將安排23位重要國外買主和43家國內業者,進行173場採購洽談會,預期現場成交金額和后續商機可達4億美元。
太陽能電池廠新日光董事長林坤禧表示,2007年他在演講時,就預測到2012年就會達到市電同價,現在這趨勢已經看到。不過,林坤禧認為,在達到市電同價的初期,需求還不會太強,因為兩者成本還是相同,等到太陽能的發電價格比市電低20%,自發性需求就會引爆,屆時不需要政府補助,而這時間點可能在2014年就會看到。林坤禧還指出,今年第2季度應該是太陽能產業需求最弱的時候,第3季度已有回溫,雖然現階段仍是供過于求,但那個產業沒有供過于求?,他強調如此一來,將有助于擁有技術、具備價格競爭力的業者。
臺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理事長洪傳獻表示,目前太陽能產業的問題出在兩個地方,一事歐債導致的融資體系的資金下不來,二是新增產能太多導致供過于求。不過,這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歐債難道會長久下去?供應鏈本來就會自動調整,只要把最上游多晶硅端和最下游系統端的豐厚利潤撥一點到硅外延片和電池,太陽能產業絕對會大好。
有成精密董事長陳思銘認為,歐債危機導致歐洲金融業對企業緊縮銀根,要求太陽能系統裝置的自有資金,從0~10%大幅拉高到30%,加上評估歐元利率上揚1個百分點,太陽能發電裝置的投報率就會下降3~4個百分點,這些都導致目前歐洲市場急凍,至于明年也還會是相當嚴峻,2013年則因為需求分散,加上系統成本往下,可望有明顯成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