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如何推動南京實現產業轉型?市十三次黨代會開幕前夕,我們約請南京市的企業家出高招、獻良策。
堅持自主創新,促進智能電網產業高端發展
智能電網涉及上下游相關產業眾多,關聯度高、帶動力強,將有力推動能源、電力、電工裝備等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和蓬勃發展。
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肖世杰對南京市發展智能電網產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加強電網規劃管理,切實將電網發展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統一規劃,同步建設;明確責任部門,加大協調力度,對一些時間緊迫、急需的項目健全應急響應機制和綠色快速通道,特事特辦,提高辦事效率;加強政策、法律法規和環保知識宣傳,努力營造有利于電網建設的良好氛圍。”
肖世杰說,目前,通過堅持自主創新,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南瑞集團)在電網安全穩定控制、繼電保護等領域保持國內領先優勢,“我們將圍繞智能電網核心技術拓展應用研發,并充分發揮南京市智能電網產業聯盟的作用,加強與相關高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的學術交流和產業合作,為南京市智能電網產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突破傳統石化產業模式,大力發展生物化工
揚子石化是國內大型的石油化工生產企業,揚子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馬秋林說,揚子在保持現有石油化工產品研發及生產的同時,正在積極突破傳統石化產業模式,由石油類向非石油類化工探索,尤其關注可再生資源的化工利用。
南京是石油化工大市,揚子石化三輪乙烯改造完成后,南京區域將成為國內最大乙烯生產基地。他建議,化工行業可采用當今先進的生物化工技術,將農林業產生的秸稈、纖維素等廢棄物,甚至畜牧業產生的排放物,生產有用的能源、化工產品。生物化工產業低污染、可再生,資源廣泛,既實現了循環經濟,又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目前揚子石化丁二酸示范裝置就是采用生物質化工的一例, 該產品廣泛應用于聚酯、橡膠、制藥、食品工業、防護涂料、染料和其他精細化學品領域。這會為南京地區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新的路徑。
馬秋林建議,南京市委、市政府在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今天,應充分發揮地區科研、高校、化工的集群優勢和協同效應,在生物化工產業的研發及投入上予以更多的政策引導,爭取“十二五”期間生物化工產業走在江蘇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制定最嚴格的節能、環保制度
紅太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楊壽海認為,南京工業經濟轉型升級,一方面要制定最嚴格的能源節約制度、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嚴格的生態綠地制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以人才、技術、項目等綜合性配套政策,引導和支持本土工業企業在轉型升級的基礎上做大做強。
紅太陽集團是南京草根工業經濟的代表,楊壽海表示,在企業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將以“調高、調輕、調優、調凈”產業調整為方向,重點圍繞環保新農藥、新醫藥及三藥中間體、新材料等新興制造產業和“百縣萬鎮”農村大市場連鎖、“百國千商”國際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新業態”,實現由單一的產業經營向資本經營、產業經營、品牌經營轉型。
培育更多自主品牌展,增加會展業競爭力
南京南泰國際展覽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親歷并見證了南京會展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他說,近年來,南京會展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對全市經濟發展的拉動效應日益凸顯,不僅帶動了城市旅游、賓館、商業等三產的繁榮,提高了南京的城市形象,同時也給地方政府培養了更多稅源,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當前,在全國會展業競爭激烈的大背景下,張建建議,南京市會展業發展要提速,得靠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多引進、移植一批世界級品牌展會落戶南京,另一方面,要發展、壯大本地會展品牌。他希望南京市多出臺扶持政策,培育更多類似亞洲戶外用品展這樣的自主品牌展,提升城市會展的核心競爭力。此外,抓住2014年南京“青奧會”良機,政府應該對綠色、環保、低碳概念的展會,多給予重點支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