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首批2個10兆瓦大型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示范項目的所在地,“太陽城”敦煌在經歷了80%光伏裝機量無法上網的尷尬之后,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西北電網公司決定建設一條新的750千伏輸電線路,途經敦煌。”敦煌市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趙廷乾介紹。
趙所說的這條線路,目前已完成選址、路線勘查,正在上報國家電網審批。“建成以后,敦煌的光伏發電就能大規模發展了。”
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是國內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一類地區:日照時間長,全年日照時間高達3246個小時以上,年總輻射量為6882.57焦耳/平方米。
“大量的戈壁灘開發光伏電場,幾乎沒有拆遷、征地的成本。”趙廷乾說。
2009年,中國首批2個10兆瓦大型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示范項目定址敦煌。兩個項目總投資達3.83億元,年設計發電量達3341.57萬千瓦時,上網電價為1.0928元/千瓦時。此后,敦煌的光伏產業發展便停滯下來。
“要說發展光伏產業的野心,敦煌在全國縣級縣中也算最大了。”當地一位知情人士說,“最早酒泉做的規劃是到2020年發展成為千萬千瓦級的光電基地,但后來受到很多質疑便擱置下來了。”
實際上,2010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在敦煌建成百萬千瓦級以上的太陽能發電基地。但截至目前,敦煌仍未有新的項目建成。
“主要還是并網難制約了發展。”國投敦煌光伏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濤說,“敦煌處于負荷末端,目前甚至沒有一座330千伏的輸電線路,嚴重制約了太陽能發電的外送。”
此前,曾有消息稱,目前敦煌這兩個10兆瓦光伏發電站所發出的電,僅有20%能夠上網,其余均“被曬太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