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中國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6日在北京表示,林業具有獨特的碳匯功能,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著特殊作用。森林是最有效、最經濟的減排方式,為世界各國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提供了有效選擇。
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亞太經合組織林業部長級會議上,賈治邦表示,林業具有強大的生態功能,在維護地球生態平衡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但對森林和濕地的過度開發利用,加劇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濕地減少、物種滅絕等生態問題,危及人類生存發展。
賈治邦強調,增加森林資源能夠增加碳吸收,破壞和減少森林資源會增加碳排放。在發展經濟和減少排放的雙重壓力之下,保護和增加森林資源,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應成為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行動。
賈治邦介紹說,通過保護森林資源、大規模的人工造林,中國的森林資源正在恢復、發展。目前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1.96億公頃,森林蓄積量達到137.21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20.36%,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6168萬公頃、繼續保持世界首位。
與此同時,中國沙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的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目前的年均縮減1717平方公里,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50%多的自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
賈治邦同時指出,在中國,仍然存在森林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的問題,與經濟社會的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中國將力爭到2015年,使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積量達到143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