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5日,國家海洋局通報稱,渤海漏油事故在該油田及其周邊海域對海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損害,油田周邊海域有840平方公里海水由一類水質變為劣四類。
2011年7月21日,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境內一電解錳廠尾礦渣暴雨后流入涪江,造成涪江江油、綿陽段200多公里水體指標超標。涪江污染影響沿岸江油至綿陽段城鄉過百萬居民正常飲食用水。
2011年9月4日,云南曲靖市政府公開通報了鉻渣污染事件,鉻渣事件已造成9130噸土壤受到嚴重污染,叉沖水庫4萬立方米水體六價鉻超過國家3類水標準200倍。
渤海漏油事件仍懸而未決,紫金礦業毒廢水泄漏事故剛在爭議聲中落幕,涪江污染污染事件仍令人記憶猶新……近年來,一起起水污染事件頻繁發生,越來越多地牽動公眾神經,據國家環??偩终{查顯示,自2005年松花江特大污染事件以來,我國平均每兩三天便發生一起與水有關的污染事故。而據監察部統計,近幾年全國每年水污染事故都在1700起以上。水污染事件為何頻頻發生?企業為何總是亂排亂放?為何明目張膽漠視社會責任?執法監督部門又為什么總是陷入監管不力的尷尬局面……一系列問題,引人深思。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