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水利部正在考慮是否將海水淡化納入水利部整體規劃,以及地方水資源配置等相關規劃中。“十二五”時期,我國海水淡化投資規模將達200億元。
在淡水資源越來越匱乏、甚至威脅人類生存的當下,海水淡化絕對是一個福音。如果能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水轉化成人類所需的淡水,并能使之規?;?、產業化,將意味著人類未來將不用再為水而戰,也意味著海水淡化相關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海水淡化納入國策
近日,有消息稱,水利部正在考慮是否將海水淡化納入水利部整體規劃,以及地方水資源配置等相關規劃中。為此,水利部今年的一項重大課題就是《我國海水利用現狀、問題及發展對策》。目前科技部正在制定《“十二五”海水淡化科技發展專項規劃》,近日就專項規劃中的申報項目進行了論證。
海水淡化,也叫海水化淡、海水脫鹽,是指將水中的多余鹽分和礦物質去除,得到淡水的工序。海水淡化主要是為了提供飲用水和農業用水,有時食用鹽也會作為副產品被生產出來。海水淡化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水質好,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
目前,海水淡化在中東地區很流行,在某些島嶼和船只上也被使用。但是,海水淡化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運轉成本高、價格昂貴,因此,在不富裕的國家,經濟效益并不高。據相關統計,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廠占全球海水淡化能力的24%。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杰貝勒阿里海水淡化廠第二期是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廠,每年可生產3億立方米淡水。利比亞開始考慮用核能淡化海水。
據有關媒體報道,從7月25日開始,我國水利部組織相關課題組赴天津、大連、青島、浙江、廈門及唐山等六大沿海省市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調研。此次調研是我國有史以來關于海水利用現狀、存在問題的一次最大規模的調研。除國內調研外,調研組還將特聘海水淡化專家對以色列、美國、日本、西班牙等海水淡化發展比較發達的國家進行調研。據承接該課題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課題將于今年12月底完成,屆時課題成果將成為政策決策參考的重要依據。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