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新建建筑也不斷出現。推廣節能建筑,應該建立健全鼓勵支持綠色建筑的政策措施,出臺針對綠色建筑各環節的稅收優惠政策,充分調動開發商、消費者、承租者、節能服務公司等相關機構的積極性。
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新建建筑也不斷出現。這些建筑是否節能,節能效果是否達標,不僅關系我國“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能否順利完成,更關系著居住在這里的人們能否真正過上健康環保的生活。畢竟,作為未來趨勢的節能建筑,理應成為城市里的一抹綠色。
目前,工業、交通、建筑是我國能源消耗最多的三大領域。據粗略估計,建筑能耗占我國總能耗的27%。各國的經驗表明,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800美元時,住宅產業可能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并且在人均住宅面積達到35平方米以前,將一直保持較旺盛的需求,此后則會比較平穩。
在城市建筑規模不斷增加的過程中,高耗能建筑一旦被建起,就很難再把能耗降下來,即使能耗可以降低,也需要支付一筆高昂的費用。因此,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之時,也是通過新政策、新技術實現建筑節能的大好機遇。如果政府在這一過程中能給予積極的引導,開發企業和新技術企業也愿意積極參與進來,城市中的節能建筑將越來越多。
為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的建筑節能,政策措施扶持必不可少,嚴把節能“標準關”的決心更不可少。惟有如此,才能引導更多新建建筑走綠色之路。
推廣節能建筑,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目前,我國已出臺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應進一步完善這一評價體系,通過這一體系引導人們認識到,綠色建筑并不等于堆砌高技術,也不能忽視建筑的成本與功能,它是一個綜合體系。
推廣節能建筑,應該建立健全鼓勵支持綠色建筑的政策措施,出臺針對綠色建筑各環節的稅收優惠政策,充分調動開發商、消費者、承租者、節能服務公司等相關機構的積極性。
推廣節能建筑,還應當充分發揮建筑師的作用。綠色建筑不等同于高投資,也并非一定要使用最先進的節能產品。在設計環節,如果建筑師為房屋設計出最科學合理的戶型,實現良好的通風、采光,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空調、電燈等電器的使用,也能夠產生節能的效果,同樣是綠色建筑理念的體現。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