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占我國環保產業半壁江山的兩大領域“十二五”目標漸明,其中污水處理行業將掀萬億投資巨浪。
記者15日獲悉,《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2011-2015年)》和《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2011-2015年)》兩項規劃已經納入《“十二五”期間報國務院審批的專項規劃整體預案》,將于年內正式報批。
業內人士透露,規劃將列明“十二五”期間各地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任務、投資規模等。
激活1.06萬億元投資
據上述兩項規劃測算,“十二五”期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個人投資在內,城市污水處理總投資達到4500億元,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總投資達到2800億元,兩者總計投資將達7300億元。
而據本報記者了解,環保部環境規劃院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未來五年,我國城鎮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資將達4590億元,工業污水的治理投資將達4355億元。
這意味著“十二五”期間,我國污水治理累計投入將達到1.06萬億元。
環保部人士此前透露,到201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預計將超3萬億元。根據《“十二五”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固廢處理和噪聲處理將成為四大重點發展方向。
超萬億的投資規模意味著僅水污染治理一項的投資就將占據環保產業總投資的1/3左右,巨大的投資比例預示著重要的發展定位。
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胥樹凡曾明確表示,“十二五”我國環保發展的第一大重點領域就是污水處理。“具體包括脫氮除磷、現有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中小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以及工業廢水處理等”。
污水處理產能持續擴張
在投資大幅增長的同時,污水處理率的提高也促使相關產能進入一個持續擴張期。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均GDP不斷提高且均衡化,污水處理率提高也指日可待。”長江證券(000783,股吧)的一位分析師指出,政府大力支持污水處理行業,推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引導行業發展,我國污水處理駛入發展快車道。
“從2006 年開始,國家正式把污水處理提上工作日程,相關行業便迎來了黃金發展期。”該分析師稱。
數據顯示,2009年底我國的污水處理率為73%,2011年提出的目標是達到80%,但即便如此,仍與發達國家90%的污水處理率存在較大差距。據業內人士估算,“十二五”期間,我國污水處理產能需要增長67%才能滿足污水處理需要。
巨大的產能缺口促使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據環保部人士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全面啟動縣建污水處理廠工程,力求加大污水處理廠覆蓋面。
可以期待的大規模投資和產能需求提升空間,也讓市場看到了污水處理行業所蘊含的投資機會。
綜合券商報告,可以關注相關污水處理企業、污水處理設備生產企業、水務公司等,相關上市公司有桑德環境(000826)、重慶水務(601158)、創業環保(600874)、首創股份(600008)、洪城水業(600461)、中原環保(000544)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