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加快推進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座談會”在甘肅敦煌舉行,水利部部長陳雷在會上提出,敦煌生態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是綠洲萎縮、土地沙化,直接原因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核心問題是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
為此,陳雷要求,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水利部聯合印發的《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綜合規劃》全面進入實施階段,通過實施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發展農業高效節水灌溉、開展水生態治理和修復等六大重點任務,實現敦煌綠洲生存與發展。
《規劃》提出“南護水源、中建綠洲、西拒風沙、北通疏勒”總體思路。南護水源就是加強南部山區水土保持,保障敦煌區域生命水源的持續穩定;中建綠洲就是要強化節水,規范用水秩序,穩定中部人工綠洲規模;西拒風沙就是要保護西湖自然保護區,阻止庫姆塔格沙漠對敦煌綠洲的侵擾;北通疏勒就是要恢復疏勒河的全線通水,重建敦煌北部生態屏障,有效保護敦煌綠洲。
《規劃》實施總投資47.22億元,其中,近期投資27.06億元,遠期投資20.16億元,國家將在中央水利建設投資計劃中予以大力支持和重點傾斜。借鑒黑河、石羊河等流域綜合治理經驗,加大黨河干流和疏勒河干流灌區節水改造力度,因地制宜采取工程、農藝、生物和管理等節水措施,大力推廣滴灌、管灌、滲灌、微噴灌等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合理控制灌溉用水規模,逐步降低農業用水比重。到2015年,黨河灌區要全面實現節水灌溉,其中微灌、管灌等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22.5萬畝,比重達到62%。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