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國泰華農民研究中心7月29日報告稱,化石能源價格隨著供應日趨緊張而趨向攀升,使泰國太陽能等替代能源成為人們關注的選擇,太陽能就是替代能源的首要關注之一。最近2-3年來,泰國太陽能發電廠建設方興未艾。泰華農民研究中心分析認為,太陽能發電廠的建設有多方面的支持因素和挑戰因素。
太陽能發電的支持因素包括該行業的可連續發展、市場的競爭對手不多、化石燃料價格上漲造成天然氣、燃料油和煤炭等燃料發電成本上升,以及政府政策吸取日本大地震導致核災難的教訓而擱置核電廠建設,轉向鼓勵替代能源發電。
不過,有意進軍太陽能發電市場的投資商尚需考慮到何種挑戰因素,如:在市場結構方面,電力買方數量少,且買方有權規定價格、方式和數量;固定投資大導致投資回收期長(約8-10年),對財務狀況的穩定性要求高;外資的進入導致行業競爭激烈,等等。
目前京都電力局(MEA)、地方電力局(PEA)和泰國發電局(EGAT)已與多家企業簽訂了總發電量約2,000兆瓦的電力購銷合同。目前,太陽能發電企業已向電力系統提供了55兆瓦太陽能電。若包括不久將建成投產的發電量在內,預計2012年內全系統的太陽能發電量約達755-1,000兆瓦,大大高于國家十五年能源發展規劃規定在2022年內太陽能發電量達到500兆瓦的目標。如果各電力局能夠按電力購銷合同足額收購太陽能發電廠的發電量,就能可取代原《2010年泰國電力發展規劃(PDP 2010)》中規劃的兩座發電能量各為1,000兆瓦的核電廠的發電量。
雖然太陽能發電成本高于核電,但是在泰國未來不建核電廠的假設條件下,對各種發電方式進行比較可以發現,主要可選擇的方式包括天然氣(LNG)和煤炭發電的成本因燃料價格上漲而成本趨向持續升高,而太陽能發電成本將隨科技發展而進一步下降,兩者的差距將在今后5-10年內趨向持續減小。此外,太陽能發電屬于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比化石燃料發電更具有可持續性和環境親和性。
泰華農民研究中心認為,有意或已經進入太陽能發電市場的經營商,必須不斷自我調整以提高自身競爭能力,須有太陽能發電技術的專業知識和穩固的資金實力。此外,考慮到未來電力收購方可能再進一步壓低購銷價格,經營商必須擁有良好的成本管理體系,同時不斷尋找可幫助本企業增加產能以實現目標利潤的高新技術。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