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二五”節能減排任務艱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周四稱,即將公布降低碳強度的工作方案,將把推廣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CCUS)作為重要選擇加以研發和推廣。
他在北京一碳捕集和封存(CCS)國際研討會上并呼吁,發達國家在研發CCUS技術上承擔更大的責任。
解振華稱,中國將在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進一步加大對各種節能減碳技術的研發示范和推廣的支持力度,對CCUS技術的研究也將得到加強。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威脅的緊迫性,不能以現階段CCS技術存在困難和問題為由,將其排除在未來的技術選擇之外。”他表示,如果要達到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大幅減少這樣的目標,CCS技術還是應積極研發。
節能減排已經是全球趨勢。各國除利用現有節能技術外,亦努力鉆研新辦法。CCS技術透過對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以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CCUS則較CCS更進一步,提出將捕集的二氧化碳進行循環再利用。但兩種技術目前均處于初步階段。
解振華并呼吁發達國家在研發和推廣CCUS上承擔更大的責任,他稱,考慮到目前CCUS技術尚處在研發和示范性階段,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力量的投入,未來推廣實施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
“難以想象將來發展中國家要花費大量資金和能源消耗來實現這一技術(CCUS),也難以想象未來我們要花費大量資金向發達國家來購買這一技術來實現減排,”他說。
中國政府此前確定,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要達到一次能源消費量的1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CO2排放量在2020年要比2005年降低40-45%。
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經有多個國家開展了CCS技術的研發和示范,一些國家和國際機構還提出未來10-20年甚至更長期該技術發展的路線圖和商業化的應用目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