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節約、水資源保護及水處理、大氣污染治理、固體廢物處理及資源循環利用、節能環保新材料、節能環保服務……節能環保產業涉及的領域廣泛,內容豐富。隨著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步伐加快,節能環保產業各領域的發展都在“快馬加鞭”,其中最亮眼的當屬資源綜合利用。
“十一五”時期,我國資源綜合利用行業取得快速發展,年產值超過1萬億元,就業人數超過2000萬。2010年,全國煤矸石發電機組節約原煤4000多萬噸,通過綜合利用各類固體廢物累計減少堆存占地約16萬畝,實現了資源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資源綜合利用行業采用高效、環保的先進技術,對資源開采、生產過程中主料、輔料和伴生料綜合利用,對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既可以緩解資源匱乏和短缺問題,又可以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支撐,發展資源綜合利用行業是解決我國可持續發展中合理利用資源和防治污染這兩個核心問題的根本途徑。
創新促進產業升級
高鋁粉煤灰是一種含氧化鋁達40%到50%的粉煤灰,在含鋁礦物發電后產生,是非常寶貴的再生含鋁礦物。“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多聯產工藝技術”的誕生,正是為了對大量高鋁粉煤灰進行無害處置和充分利用再生資源。大唐國際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將這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技術投入了工業化生產,正在內蒙古托克托縣工業園區建設年產100萬噸氧化鋁和50萬噸鋁硅鈦合金示范項目。可以看到,技術的創新正在引領一個新的行業興起。
這樣的技術創新,在資源綜合利用領域還有很多。為了對這種高效實用的技術加以引導,201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中國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政策大綱》,提出覆蓋資源綜合利用各個領域的257項技術,強調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積極推進成熟技術的產業化發展,鼓勵前沿技術的研發創新。
處于發展初期的新興產業,全面創新是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不僅是技術、產業化應用,還包括新的業態。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新聞發言人張超介紹說,集團所屬中國環境保護公司參與的重慶重鋼環保搬遷項目,正是多種創新的結合。
該項目充分利用了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和干熄焦余熱發電技術,將重鋼新區生產中產生的余氣余熱收集起來進行發電,發出的電再用來解決重鋼新區75%的供電量和保安用電,實現了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節能、降耗、減排。同時,項目采取了創新的節能服務模式,由第三方投資、運營余氣余熱回收利用項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