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原州區已持續大旱幾個月,但記者昨天在該區萬畝馬鈴薯種薯繁育區、枸杞地里、設施溫棚內看到的卻是一派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要是以前遇上大旱,早就絕產了。現在不同了,你看,噴灌機就像在給莊稼‘洗澡’,萬畝農田看不到人,全部實現節灌和機械化啦。”三營鎮新三營村村民馬吉虎興奮地說。去年以來,原州區聚力發展節水高效現代農業,示范引領效果明顯,解開了農民靠天吃飯的“死結”。
干旱少雨、水資源短缺一直是原州區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掣肘。去年以來,原州區緊緊圍繞建設寧南山區高效節水灌溉生態農業示范縣(區)的目標,大力發展以馬鈴薯種薯繁育、枸杞種植等為主的現代設施農業。通過改造配套庫井灌區輸水設施、修建調蓄水池等措施,充分利用庫壩水、地下水、引黃水,引進創新噴灌、管灌、膜下滴灌等高效節灌技術,全面推進節水工程建設,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率大幅提升。目前,原州區已開發建設庫灌區、井灌區、揚黃灌區、小型揚水灌區和高效節水補灌區五大灌溉區域,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3萬畝。通過運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實現了水資源高效利用,解決了枸杞、蔬菜、馬鈴薯種薯等特色優勢產業持續發展后勁不足的問題。原州區設施農業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590元,種植面積在寧南山區各縣(區)最大。今年,原州區以土地流轉的形式吸引區內外5家企業進駐經營,建成4個萬畝現代化種薯繁育基地,同時建成2個萬畝枸杞基地,全部配套大型現代噴灌、滴灌設施,,目前,馬鈴薯、枸杞、蔬菜長勢明顯好于傳統種植方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