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節能環保低碳經濟的大力推廣,空氣能熱泵熱水器行業近年來得到飛速的發展,從原來的工程應用為主逐漸向家庭用戶延伸,隨著美的、格力等家電行業的巨頭大舉進入熱泵熱水器行業并進行大力的推廣,市場拓展和需求越來越大。由于該行業技術門檻不高,為了分得市場的一杯羹,不少中小企業紛紛進入,一時泥沙俱下。再由于行業發展時間不長,國家對該產品實施強制性3C認證制度,很多剛進入的中小企業,由于資金技術等問題,大部份產品沒有進行逐一認證,只是對其中一種或是幾種型號進行認證來應付監管部門和消費者。據統計,廣東省有近500家空氣能熱水器制造企業,而獲得3C認證的卻為數不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業,他們并沒有長遠發展戰略,僅是希望在熱泵熱水器市場發展的過程中分得一杯羹。
隨著執法監管部門對熱泵熱水器進行了深入了解,執法部門也就這一問題,加強監管和進一步技術打假。隨著執法監箮部門,筆者了解到,按照制冷設備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施細則,機器的名義制熱量大于24.36KW(2.1萬大卡/小時)的熱泵機組,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范疇。名義制熱量小于24.36KW(2.1萬大卡/小時)的產品,屬于3C認證范疇,在調查中發現,很多企業對3C認證和生產許可證的認證范疇認識不清。大多數企業只做一兩型號產品的認證,認證覆蓋率非常低,按照3C認證實施細則,不同型號規格的產品都要逐一實施認證。例如:主機為1P、1.5P、2P、2.5P、3P的產品,要分別做5個認證,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企業都只認證了比較通用的1P、3P的機型,就把認證標志全部貼在了生產機器上去了。執法人員告訴筆者,這樣的產品從外觀上是區分不出來的,要查產品的功率,因為不同匹數的功率是不同的,3C認證證書中對產品的功率有明確的標志,對照證書信息就可以分別出來。另外,如果按照型式試驗報告檢查,很多拿證的企業也存在關鍵元器件變更的問題,按照認證細則,這也是不允計的,嚴重的可以報請認證機構撤消該認證。目前,這種技術打假和精細執法得到進一步的應用和推廣。
生產許可證的認證同樣存在認證范圍問題,即使已經申請到生產許可證的單位,也存在很多超范圍使用的情況。在現場執法中,執法部門一般要求企業提供生產許可證的副本,副本有明細認證的范圍,再對照其生產的產品,即可發現是否超范圍使用。如存在生產許可證超范圍使用,依照有關法律可處以5~20萬元的罰款。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