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的一次點名,使得乘風疾進的風電行業突然遭遇剎車。而行業迅速擴張所造成的重復建設傾向,隨之浮出水面。中新社發吳芒子 攝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五日電 (張潞璐) 針對近日國務院稱中國在風電設備及多硅晶生產方面現產能過剩的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周五在此間解釋稱,產能過剩所指為風電設備,而非風電事業。
張國寶是在國新辦介紹新中國成立六十年能源發展成就發布會上作如上澄清的。他強調,無人發出“中國風電搞得太多,要少搞”的信息。
張國寶表示,風力發電是一個新興產業,吸引了眾多投資者投資。當前在中國風電設備領域,外資、合資、國有、民營等各種所有制企業都有進入。據他介紹,世界最大風力發電企業維斯塔斯等,近期均在中國開辦了獨資的風電設備制造廠。GE在中國也有生產風電設備的企業。
張國寶說,中國很多大型國有企業同樣在從事、或準備進入該領域,如已在生產的東方電氣、中航重工等,此外還有眾多民營企業。目前,中國已經或準備進入該領域的整機制造廠家約有七、八十家。
張國寶表示,在國際風電設備市場上,知名企業不過六、七家。維斯塔斯年生產風機兩千余臺,按容量算,年可生產五百八十萬千瓦的風電設備。相較于此,中國風電設備市場分散,單個企業產量低,缺少國際競爭力。
張國寶稱,盡管目前中國也已存在如金風、華銳等較好的風電設備制造企業,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年產量不到十臺。政府發出如此信息,是希望投資者進入該領域時,能夠冷靜決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